第八百一十一章(4 / 5)
,简直一模一样。”
平阳公夫人心头一震,强自镇定道:“是啊,很像。”
谢老太君继续道:“阿隽这眉间眼间的神韵,和阿岑年轻时一般无二……”
平阳公也仔细打量着沈隽意,点头道:“确实如此,我当初也是一见惊诧,还以为是阿岑……”似乎想到了什么,他顿住话语,转口道,“阿岑自小就聪明,他的孩子难怪能有如此才华。”
平阳公夫人听着这些话,心如刀绞。
娘家人的默契配合,让她既感激又愧疚。
这个秘密,恐怕要随她一起带入坟墓了,永远不能说出口。
“沈公子,殿试后,你可有什么打算?”平阳公转向沈隽意问道。
沈隽意温声道:“一切遵照朝廷安排。学生初入仕途,只求能为朝廷尽一份力量。”
平阳公面露赞许之色:“沈公子谦逊。依我之见,以你的才学,当可入翰林院。那是人才济济之地,最适合你这样的俊才。”
谢知彰点头附和:“姑父意见独到。阿隽若能入翰林院,日后成就不可限量。”
沈隽意恭敬道:“多谢平阳公指点。学生记下了。”
平阳公又道:“沈公子可愿到寒舍一叙?正好我那犬子也中了进士,你们同科及第,也可亲近亲近。”
沈隽意的目光扫过平阳公夫人的脸,见她神色慌张,心里了然,淡淡一笑:“多谢平阳公盛情。只是殿试在即,学生尚有许多功课要温习,恐怕不能前往。待殿试后,学生定当登门拜访。”
平阳公虽有失望,却也能理解:“沈公子勤勉,老夫敬佩。那就等殿试后,我在府上设宴,务必请沈公子赏光。”
沈隽意点头应允:“多谢平阳公美意。”
众人谈笑风生之际,外面传来通报:“安襄侯府来人通报了,说是给沈状元送贺礼。”
谢知彰吩咐道:“请进来。”
这时,一位穿着锦缎褂子的管家走了进来,恭敬行礼后道:“家主听闻沈公子高中状元,特遣小人送来贺礼,以表庆贺。”
沈隽意起身还礼:“多谢侯爷厚爱,沈某感激不尽。”
平阳公闻言,眉头微挑,不由多看了沈隽意几眼。
能使安襄侯如此看重,这沈隽意莫非还有什么过人之处是他不知道的?
管家奉上一个精美的锦盒:“此为侯爷特意所备之套装文房四宝,乃狄戎进贡之物,望沈公子笑纳。”
沈隽意恭敬地接过锦盒,再次致谢。
随后,管家递上一封请柬,道:“另外,家主还请沈夫人务必前往观礼,小姐的认亲礼就在下月初八。”
姜映梨上前接过请柬,微笑道:“请转告侯爷,我一定准时赴约。”
平阳公夫人握着茶盏的手微微发颤,脱口而出:“你与安襄侯府竟有这般交情?”
话音未落,厅内气氛陡然凝滞。
平阳公暗地踢了踢妻子的绣鞋,目光如炬地瞥向她,奈何提醒已然迟了半步。
姜映梨仿若未觉异样,指尖轻轻摩挲着杯沿,唇角勾起一抹浅笑:“说来也是缘分。当初我与相公进京赶考,正巧与萧家马车同路。一路上承蒙他们照应,这才渐渐熟稔起来。”
她顿了顿,眼波流转间尽是温和,“萧侯爷为人豪爽仗义,多次对我们施以援手。”
这番话看似轻描淡写,却如巨石投入深潭,在平阳公夫妇心中激起千层浪。
萧承煜身为安襄侯,既是朝中肱骨之臣,又是皇帝心腹,权倾朝野。
这样的人物,寻常世家求见一面都难如登天,可眼前这对年轻夫妻,竟能与之交好?
想到日后萧承煜或能为沈隽意的仕途铺路,平阳公夫人表面上依旧端着酒杯谈笑,指节却因用力而微微发白。
他转而面向萧家管家,笑容满面地拱手:“安襄侯府能看重沈公子,实乃沈公子之幸。还请管家回府转告侯爷,平阳公府对沈公子亦是钦佩有加,日后定要多多走动。”
管家恭敬行礼:“小人定将大人美意带到。”
待管家离去,平阳公夫人仍沉浸在震惊之中,目光在姜映梨与沈隽意身上来回逡巡,只觉这对夫妻愈发深不可测。
谢老太君见状,轻拍着椅背笑道:“眼看日头偏西了,留下用膳吧。厨房里备了几道拿手菜,咱们边吃边聊。”
谢知彰连忙起身相邀:“祖母说得是。姑姑姑父,请移步花厅。”
平阳公本欲婉拒,转念一想,若能借此机会探探沈隽意的底细,对儿子日后在官场上的周旋或许有益,便笑着应下:“那我们就厚着脸皮叨扰了。”
众人移步至后院宴会厅,只见紫檀木圆桌中央,八道热菜四盘点心错落有致。
琥珀色的桂花酒在银壶中轻轻晃动,糖醋鱼裹着红亮的酱汁,清蒸鸡飘着葱香,鲜虾羹上撒着嫩黄的蛋丝,八宝饭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