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一根粉条(1 / 2)

加入书签

村里的闹剧,陈念一无所知。

表彰大会结束,陈念作为标兵受到了领导的几次接见,说了些勉励的话。

回村的拖拉机要等两天,她难得在市里有了大段空闲时间。

赵铁柱拿着开会的补贴,非要带她去市里最大的百货大楼转转。

百货大楼里人挤人,到处都是穿着时髦的城里人。

陈念看着玻璃柜台里崭新的钢笔、的确良布料,还有擦得锃亮的皮鞋,眼睛都有些看不过来。

她在一个卖文具的柜台前停下了脚步。

柜台的红绒布上,摆着一支崭新的英雄牌钢笔,通体漆黑,笔尖在灯光下闪着金光。

陈念看着那支笔,就想起了顾远洲送她的那半支旧钢笔。

那支笔,现在还被她用手帕包着,贴身放在口袋里。

上面,似乎还留着那个清瘦青年手心的温度。

想到这,陈念的脸上,不自觉的露出一个连自己都没察觉的微笑。

就在她准备掏钱,把这支新钢笔买下来,回去送给顾远洲时,一个尖酸刻薄的声音在她身后响了起来。

“哟,这不是咱们县的生产标兵吗?”

“怎么?乡下人也知道逛百货大楼了?”

陈念回头。

来人正是前几天在表彰会上,被她不软不硬怼了一句的那个妇女主任的女儿,李倩。

李倩今天穿了件更时髦的连衣裙,身边还站着一个男人。

那男人二十五六岁的年纪,穿着一身四个口袋的干部服,头梳得油光锃亮,看人的眼神,充满了审视和轻蔑。

他叫孙鹏,是市商业局某个领导的儿子。

李倩挽着孙鹏的胳膊,下巴抬得老高。

孙鹏为了在李倩面前显摆,用一种施舍般的口气,对陈念开了口。

“听说你们下河村,搞了个什么粉条厂?”

他上下打量着陈念那一身虽然干净、但明显是乡下人自己做的衣裳,撇了撇嘴。

“这样吧,把你那个粉条的配方给我。”

“我呢,就帮你牵个线,让你们的货,进国营商店的采购名单。”

他顿了顿,语气里是毫不掩饰的傲慢。

“不然,就凭你们这些泥腿子,一辈子也别想把东西卖进城里来。”

又是这一套。

又是这种熟悉的、巧取豪夺的嘴脸。

陈念看着他,忽然觉得有些好笑。

她想起奶奶出门前教她的话:

“念念,到了外面,别跟蠢货争高下,那会拉低你的身份。

亮出你的底牌,让他自己滚蛋。”

陈念连一句多余的话都没说,只是平静的摇了摇头。

“谢谢,不用了。”

孙鹏被这干脆的拒绝给噎了一下,脸上顿时有些挂不住。

他习惯了乡下人的谄媚或畏缩,哪见过这种平静到近乎无视的态度?

“你什么意思?”

李倩也在一旁煽风点火:

“孙哥,你别跟她废话,她就是个给脸不要脸的乡巴佬!”

孙鹏脸色一沉,声音也大了起来。

“我告诉你!

在这市里,还没有我爸办不成的事!

你别不识抬举!”

陈念不再理会他们的叫嚣。

她从贴身的口袋里,小心翼翼的拿出了那张叠得整整齐齐的纸条。

那是周老给她的,写着电话号码的纸条。

她拿着那张纸,在孙鹏和李倩看傻子一样的目光中,径直走到了百货大楼一楼的服务总台。

那个年代的百货大楼,服务总台是唯一的对外联络窗口。

她走到总台前,对着里面那个穿着白衬衫、梳着一丝不苟型的女服务员,礼貌的将纸条递了过去。

服务员正在整理票据,头都没抬,语气公式化:

“要打电话得去邮局,这里是内部线路。”

陈念没有收回手,声音依旧平静又清晰。

“同志,您好。”

“麻烦您看一下纸条上的号码,然后帮我接通电话,我找周老。”

她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镇定。

服务员终于抬起头,皱着眉打量了她一眼,觉得这乡下姑娘有些不知天高地厚。

但看在她态度始终礼貌的份上,还是不情愿的接过了纸条。

当她的目光随意的扫过纸条,准备说出拒绝的话时,瞳孔却猛地一缩!

那个特殊的、只有几个数字的号码,以及末尾那个龙飞凤舞的“周”

字,让她拿纸条的手都抖了一下。

一瞬间,她脸上的不耐烦和轻视全都消失了,换上了一副混杂着震惊、惶恐与极度恭敬的复杂表情。

她不敢再多看陈念一眼,立刻拿起电话,因为紧张,手指都有些僵硬,用最快的度,接通了那条她只在培训手册上见过的红色专线。

孙鹏和李倩跟在后面,还想继续嘲笑这个不自量力的乡下丫头。

“装模作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