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第一次义诊(2 / 3)

加入书签

nbsp;   茹氏亲自把完脉,又让妙真来把,妙真先看她下眼皮凹陷,这显然就是子嗣宫缺了,这是她第一次的实战经验,她认真的把脉完才道:“中间空软,两边实,芤脉而紧。”

    芤脉一般见于急性失血、剧烈呕吐、严重腹泻,她把完左边的脉,又把右边的,左边是心肝肾,右边是肺脾肾。

    “弟子只觉得虚火旺盛。”

    茹氏对她们道:“小产血崩一般乃是行房导致的,这和之前那位不同,所以你们要留心。方才那位是虚火搅动血室,这位则是气虚血脱造成的。”

    茹惜娘是稍通人事的,脸微微红了,妙真却还未满十一,却镇定自若,仿佛像是听到诸如吃饭喝水的意思。

    茹氏见状,忍不住在心里点头,开了固气填精汤的方子。

    妙真见那妇人离开了,方才道难道她期期艾艾不敢说的,原来是因为行房小产的。妇女怀孕时,腹中胎儿最依赖肾精,所以不能只是止血,还得大补肾精,否则,肾水亏损,虚火更亢盛。

    又听茹氏同她们讲解:“如果是跌闪小产的,流血多夹杂黑紫色,且头晕目眩,如此就要开理气散淤汤了。”

    把茹氏说的话,妙真一一记下,她想茹氏似乎非常擅长女科,比如女子血崩、产后怎么调养都说的一清二楚,但是别的方面可能就寻常些了。

    想起林小小和她母亲都是肺病,也怪道她们说茹氏医术不精,这不是茹氏的问题。

    她还是想把妇科学好,故而不再三心二意。

    接着来了几个女子,多半都是妇人病,只最后来的一个嘴歪眼斜还流口水,说是吹了风之后就这般了,还伴着一阵阵恶寒。

    这是风寒性面瘫,妙真前世在医院的时候,就帮人针灸过,很熟悉。但茹氏不放心完全让她上手,只教她面瘫扎哪几个穴位,抽针的时候,让她去抽。

    “夫人,两位姑娘,饭菜送来了。”道姑把饭送了过来。

    众人皆洗了手,去偏房用饭,妙真因为早上实在是吃的太多了,并不是很饿,只草草吃了几口。

    茹氏也不拘着她,只道:“你在附近散散步,正好我还要和一位真人说话。”

    等妙真离开之后,茹氏果真带着侄女去见一位女冠子,这些女冠子们常常行走于大户人家,和权贵相交,因此知晓的事情特别多。

    茹惜娘也到了将笄之年,因父母双亡,茹氏对这个侄女当自己女儿看待,带着她一起去大户人家看诊,就是希望侄女能许配一位好人家。可惜现下的人,多重厚奁,又挑她无父无母,上门提亲者多不如意。

    倒是有个法子,若是能让侄女举荐宫中,就很好了。

    偏她收了徐家姑娘做徒弟,这姑娘不到两年,竟然和惜娘五年学的都差不多了,皇帝的母亲蒋太后据说受疮毒折磨,内廷都是由民间衙门举荐,她正想走这位女冠子的门路,送侄女进宫。

    自然,还要先寻她拜一位疮疡的厉害大夫才行,这也得要人脉。

    这几人说话就说了一个时辰,妙真在外面转了一会儿就回到房里歇息了一会儿,才见茹氏姑侄回来。

    见她们面上都欢喜的紧,妙真也不多问,其实学东西不在多而在于精,她也听他爹衙门的朋友说过嘉靖皇帝正为他母后蒋太后在民间找医治疮疡的大夫,苏州府名医十分多,但各有类别,如今上行下效,她家书坊卖的疮疡科的书都是压箱底的,如今还有三三两两的人买。

    正如前世学针灸科,完全是因为父母选择,而学妇科则是她本人最擅长的,也是这辈子本人选的,所以也不打算换。

    一个人穷其一辈子能把一件事情做好,那也够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