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0.不好意思,破了一个记录(2 / 3)

加入书签

bsp;  问了个问题,“请问大家,什么是科学?”

    问完之后,骆一航挥手让摄像机照向台下。

    “现在现场有许多位专家,教授,我这个问题有点班门弄斧了。”

    “所谓的科学,就是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来研究自然界,并试图解释和预测。”

    “科学基于可观察的事实和数据,并能够在相同条件下重复进行。”

    这番回答就是科学的定义,台下的专家教授们微笑着冲骆一航点头。

    骆一航向他们躬身回礼。

    随后又举起话筒。

    “回到刚才的话题。”

    “后来,我们把小姑娘留了下来,使用育种4.0技术,分析出她的土豆高产的原因。”

    “简单来讲,她将土豆体内淀粉转化酶的控制阀给敲掉了,光合作用所产生的糖分,一出现就被转化成了淀粉。所以土豆长的又大又快,却非常难吃。”

    “再采用分子标记法,辐射诱导等方式,将这一特性成功转移到了一个名为74-128的土豆品种身上。”

    观测、实验、分析,并可复制。

    这就是刚才骆一航所说“科学”的一个具体表现,完全符合定义。

    “那么,研究是什么?”

    骆一航又问出一个问题。

    不过这回他很快就自己回答。

    “研究,就是在科学成果的基础上,明确一个目标或问题,遵循一定的方法论,可能包括新理论的提出、新方法的开发或现有知识的扩展,指导并进行的探索过程。在研究的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开发和完善原型,使其成为一个更加成熟和实用的产品。”

    这话有些拗口,不过没关系,马上样例又来了。

    “之后,我们的育种4.0实验室,以首席科学家文英为首的研究团队,在小姑娘成果的基础上,对这一特性进行了强化,培育出更高产,高产到夸张,但是更难吃,小猪都不吃的土豆品种,而且更难看。”

    这当然是玩笑话。

    “大家请看,以目的为导向,遵循一定方法,一步步开发并完善,使其成为成熟和实用的产品。”

    骆一航按动控制器,身后大屏幕再次切换。

    出现一张流程图。

    就是秋雁九号F1到F4代的迭代演变。

    ——

    育种4.0就如文英所说,是设计出一个作物。

    过于先进,冷不丁看见有点惊悚。

    所以骆一航才做了那么多铺垫。

    好在介绍的过程中,耳机里传来褚杰那边传达的舆情监控,绝大部分网友还是很理智的,讨论的多是神奇、惊讶、震撼。

    震惊于科学技术都发展成这样子了,跟魔法似的。

    零星一些反对者形不成气候。

    那就好。

    骆一航将培育过程讲述完毕后。

    继续说道:“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完成品的土豆,到底是什么样子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