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7.一笔带过(3 / 4)

加入书签

;  一顿饭算是宾主尽欢。

    骆一航也没白来,要了些便利。

    曹秘书承诺会打个招呼。

    食品厂改名啊、重新分配股权啊、资质重审啊之类的流程快着点。

    这就够了。

    有了曹秘书打招呼。

    欧凯食品厂的手续办的很快。

    一周之后。

    欧凯食品厂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之中。

    新的清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诞生。

    下属一家食品加工厂,以及一家药用保健品生产厂。

    暂时是一套班子,两块牌子。

    当然,生产线是独立的。

    保健品厂可怜的很,就分出来一间小小的厂房,里面一套分装设备而已。

    股份分配上,清音生物由清音农业控股,占股85%。

    强娃上任清音生物总经理,个人持有管理股15%。

    罗明海上任强娃的菌包厂总经理,同样持有15%管理股。

    工资都是单算的。

    强娃信守承诺,让罗明海拿到了比原来更高的收入。

    对了,还有原来的财务大姐。

    说是酬功也好,说是封口也罢。

    大姐拿着五万块离职补偿,高高兴兴的离开了工作岗位,说要先去玩儿一圈,然后重新找工作。

    后来柯少彤把大姐的联系方式要了一份。

    她觉得这大姐当财务不太称职,揽事张罗倒是擅长的很,等以后俏小猫开放加盟的时候,她打算给大姐留个名额。

    至于清音生物的财务,强娃挖了会计公司派驻过来的会计。

    几个月接触下来,强娃觉得这位会计工作细心,专业能力还不错,最主要是嘴特别严。

    架构算是搭建完成。

    清音生物改组的时候。

    隋娃那边也没闲着。

    药材厂的严师傅把骆一航的银杏、银杏叶和白芷,还有生姜拿回去检测,出具了检测报告。

    隋娃又把检测报告和实物拿到医院,请他们中医科的几位主任啊,副主任啊,专家啊,搞了个会诊。

    老大夫们都惊了,白芷虽好,但是驱寒啊止痛啊抗菌啊美白啊这些药效对他们老年人没多大用处,老中医也不缺替代品。

    但银杏叶就不一样了,他们这辈子就没见过品质这么好的银杏叶。

    平喘、止痛、降血脂、护血管,哪哪都是必需品,重要性跟尿尿一个级别。

    银杏果也不错,改善记忆力,他们的孙辈人正需要。

    以至于白芷和姜片都没看,一帮子老大夫就把样品的银杏叶和银杏果瓜分完了。

    还逼着隋娃说是哪儿来的,胆敢有一个字隐瞒,大刑伺候!

    当得知就是猪苓那家产的之后。

    老大夫们瞬间变了脸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