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车辆对比(1 / 2)
我还把sr时代的经典5系也买了。
除此之外还买了一些其他时代的车,比如e2,g3,还有r4。
我还专门找了一下雷霆r4,因为我当时对这两车印象很深,然而我找不到能兑换的选项。
奇怪的是昨天聊天的那个人有一辆,不知道怎么得到的。
大肆购买了许多车之后我突然现酷币不够了。
我本来以为我的酷币永远都用不完,结果现在现原来酷币不够,大概是我之前用的时候有点浪费吧,因为酷币本来在我印象里是没有用处的。
我现在的收藏里,除了7之外所有时代的车都有。
7时代我一点都没有玩过,我除了故事模式之外我都没驾驶过7车辆。
基本上把所有不同时代的车都至少买了一辆之后,我打算比较一下他们的区别。
为了测试这些车,我开始了计时赛。
计时赛在加入了这么多赛道以后,我已经不怎么熟悉了。
我直接就选择了第一个赛道主题的第一条赛道,主题是洛奇,而赛道的名字没有细看。
这是一张难度为2的图,算是简单的。
计时赛已经改版了,原先计时赛就是简单的跑图计时,现在计时赛可以做训练任务,每条赛道都有对应的任务,但是一条赛道打通了之后,系统不会自动选择下一条赛道而总是显示同一条赛道。
每次点开的时候都需要选择赛道,赛道又太多记不住,为了省事就选第一个吧。
正式开始行驶之前我先看了一下这些车的数值属性。
我不太记得数值属性是哪一代引入的,但是应该是9代或者之前,而且在sr时代之后。
可能是在出了车辆改装之后引入的。
在7和ht时期,我基本上没怎么玩这个游戏,所以我其实不太清楚改装和数值到底是什么时候引入的。
我只知道sr时代没有这个功能而9时代有。
我点开c1的车看了一下属性,现属性普遍低得惨不忍睹。
有几项都是十几的那种,事实上任何一个属性低到两位数已经非常让人惊讶了,它们的这些属性都非常低,到底是十几还是几十就看是哪个系列的车型了。
从这里也可以看到,5大系列各有各的侧重。
一开始先用c1跑的,因为c1现在是最慢的,数值比板车还要低很多,因为现在的板车都是x代的。
跑起来之后现c1的度并没有我以为的那么慢。
当时我用的是尖峰c1,平坦的直道上不开加时的基础度似乎是2oo,比我预期的高不少。
我预期的基础度只有16o或者17o,因为这曾经是标准度。
在我印象里,很久以前玩的时候,板车或者c1系列的车在某一个模式下的标准度似乎就是在15o18o之间,具体的记不太清楚到底是多少了,不过标准度是很低的。
现在这个标准度能有2oo,我已经很惊讶了,尤其是考虑到之前听到的降传闻,而且这种降应该生了不止一次。
c1跑完了之后换e2,这次用的是爆裂。
令人惊讶的是这次居然没有过上次使用尖峰c1的纪录。
主要问题是这辆车集气慢,我在跑法上并没有什么严重的失误或者是大的改动,但是用这辆e2跑的时候现它漂移集气在上一次能满的地方集不满。
奇怪的是根据属性数据,集气度这一条并不低。
我怀疑可能是漂移数值过低或者弯道数值过低造成的问题。
这两辆车直道上的基础度区别也不是很大,基本差不多。
之后换马拉松g3,能感觉到明显比e2要快,或者说明显比c1要快。
这次用马拉松是因为这辆车我在经典时期用过不短的时间,十分怀旧。
之后换合金r4,又是明显的提升。
再换尖峰pro,和r4比起来又是明显的提升。
基本上在c1到e2这个换代之后,每换一代都是很明显的提升,单从直道度来看也很明显。
pro之后再换sr,用的应该是。
sr车辆是我在9代之前最后一代熟悉的车辆了。
在我印象里,加变形效果似乎是从sr时代开始出现的,而视觉特效似乎是从pro或者r4时代出现的。
这种视觉特效就是加的时候会有一个视觉模糊效果。
这个效果即使不开也能感觉到一点。
我这里没有7,所以直接从sr跳到了ht,对比非常明显。
过弯的整体感觉都变了,而且集气感觉也很不同。
我不太清楚究竟是从sr到7再到ht整体上提升的特别快,还是因为我跳了一代,感觉提升特别快。
之后从ht换到ht+居然也感觉了很大的区别,我其实一直是把ht+看做ht附带的小升级的。
我弄不太清楚这种区别到底是因为我用的这辆ht+是一辆金框车还是因为这两者之间本来就差别很大。
这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