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3 / 7)

加入书签

是疆域虽然广袤,但是国库却十分空虚,民不聊生的局面。

    他即位后,蠲免诸道过往积欠赋税,同时重新对百姓登籍造册,丈量田亩,并开始发配罪犯前往南洲(澳洲)为朝廷开荒,同时还派兵接管了彼时东洲商人在西海岸营建的三十二座城池。

    对于西南的少数民族,他也抱着怀柔态度,将他们迁出大山,派往了南边的巨港平原肥沃地区开荒。

    不愿意迁徙的,则是发钱发粮,派人帮助他们修建梯田,能够自给自足的在山中生活,大汉自此实控西南。

    军事上,他没有进行太多改革,但推动了燧发枪装备军队,并将海军细分为东海、南海(印度洋)舰队。

    他的政策,对于大汉民生恢复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大汉人口也在这个时期突破到了一亿五千万。

    穆宗在位十八年,寿四十八岁。

    在穆宗驾崩后,继位的神宗则是在其基础上开始变法,试图解决日渐变深的冗官冗员的问题。

    神宗先后组织两次变法,但都因为外力加上本身意志不坚定而失败,虽然缓解了部分问题,但根本问题并没有解决。

    大汉国力在虚耗,而民间则是欣欣向荣,百姓根本察觉不到大汉的变化,人口不知不觉的突破了两亿。

    在位四十年的神宗驾崩时,寿六十七岁,人口达到了两亿四千余万。

    由于皇太子已经驾崩,因此神宗只能传位给二十岁的皇长孙刘胤继位,是为武宗。

    武宗即位后,彼时大食、西洲各国都效法大汉,汉文化传播速度很快,火药也在日常摩擦的战争中被拜占庭所了解。

    由于宪宗时期扩张过于迅猛,河中、波斯地区以波斯、突厥、沙陀、回鹘人为主,所以在武宗即位后,当地的矿工起义不断,汉军因为后勤补给和人数较少的问题,疲于奔命。

    武宗重用渤海道女真人出身的王旻,令王旻率领北衙六军支援。

    王旻率领三万北衙六军从洛阳出发,历时半年抵达伊犁,然后从国内不断征募罪犯,武装他们后为汉军运粮,并利用他们镇压作乱的叛军。

    在王旻的指挥下,河中、波斯的叛乱被镇压,王旻建议从中原迁徙百姓前来移民实土,武宗接受此役,并强行从中原地区迁徙上百万人口前往河中、波斯地区。

    在大汉西域地区人口不足三百万的情况下,朝廷根本无法供给上百万人在短短几年时间尽数迁徙河中和波斯,哪怕有海路作为辅助迁徙,但死在路上的百姓也不在少数。

    民间的临州思想浪潮开始崛起,武宗则是宠信宦官,利用宦官在中原地区大肆抓捕宣传临州思想的百姓。

    在这样的闹剧下,移民实土的事情只能中断,而武宗也在这种情况下开始沉迷于女色。

    武宗在位十九年后驾崩于洛阳瑶光殿,寿三十九,是大汉开国以来历代皇帝寿命最短的皇帝。

    武宗驾崩后,内阁、五军都督府及三省六部按照其遗诏,拥立十五岁的皇太子刘勖即位,即后来的宣宗。

    宣宗即位后,大汉开始偃兵息鼓,外交上开始采取绥靖政策。

    宣宗在外交上的绥靖政策,使得西洲诸国开始渐渐轻视大汉,许多国家开始派兵渡过西海,与大汉争抢起了东洲、金洲的疆域。

    王旻奏出兵将其击退,但宣宗经过深思熟虑过后,选择依照祖制,选出三十二名亲王、郡王出镇东洲、金洲,每名亲王各自出家财征募护卫,朝廷只提供武器装备。

    这种寒酸的出镇方式,使得许多宗室根本不愿出镇,但在宣宗威逼利诱下,这些宗室还是变卖家产,带着数百到数千不等的护卫前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