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书·本纪·卷二(4 / 6)
书、献珊瑚明珠,请以佐渡岛为汉军泊港。耿明宣敕曰:“尔国久阙朝贡,本当问罪。念汝恭顺,许开互市。”
六月,耿明令于佐渡筑官港、修船坞、设烽堠,留兵三千镇守。另遣兵二千探险船队东进。
七月,湘西峒蛮复叛,掠朗、澧二州。帝敕淮南等三道合兵进剿,破寨八十二,俘六万余。悉迁山南东道,授田器、稻种,敕曰:三年不征,使习耕读。
十月,发火药三百万斤、帑钱二百万贯,修黔中官道。凿山架桥,自辰州至播州,开辟西南坦途。
十二月,户部奏天下户籍:户八百六十二万四千五十三,口四千二百五十七万二千六十五;田二百八十七万八千八百七十二顷,岁入粮三千七百四十七万六千五百石。另列布帛、金银、盐铁、军马之数,帝朱批曰:“仓廪虽实,犹须节俭。”
洪武九年二月,帝以河北辽东、河东三道十五万兵征契丹与奚。
三月,安南长山蛮作乱,兵马使葛从周以兵万人平之,破其寨六十八,杀蛮三万,群蛮皆溃。
五月,海军东巡遇大风浪,伤兵退福建,帝发海军千人,船二十艘继续东巡诸夷。
八月,郴、桂诸蛮作乱,刘英谚平之。
洪武十年二月,帝诏河北、河东、辽西三道出兵,合击奚契丹。都督斛斯光为行军大总管,率铁骑五万出古北口,遇契丹夷离堇敌辇于滦河。光以火绳枪阵破其骑射,斩敌辇于马下,追亡逐北三百里。俘胡虏二十万口,获牛羊百万计。契丹可汗遥辇钦德北遁室韦山,漠南遂空。
四月,置大宁道,辖辽水以南新土。设都督府于大定府,按察司于惠州,布政司于武平。迁胡虏于河北屯田,发关东罪民实边。帝亲制《安边策》:“胡汉杂处,教以耕读;三年免赋,永为汉民。”
是月,开科举于洛阳。试策论、算术、律法三科,取士百二十人。帝临轩策问:“何以安奚契丹之众?”状元王朴对曰:“施仁义、通婚姻、兴庠序。”帝擢为大宁布政参议。
七月,渤海郡王高骈奏:“南诏多象兵,请调火器。”帝命军器监拨震天雷五千、火绳枪八千助战。
九月,发四道兵十万、民夫四十万征南诏。输火药五十万斤,粮草二百万石。高骈出会川,李阳春出邕州,邓俨出播州,三路并进。
十月己酉,高骈破南诏山城十七座,焚象阵于洱海。庚戌,李阳春败獠子蛮三万于都金,获铜鼓百面。壬子,邓俨部将葛从周擒酋长杨庆于建水,凿石纪功。
腊月寅卯,南诏王酋龙遣使献降表、地图、象齿三十车。帝掷表于地曰:昔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今尔屡犯剑南,非真心归顺。敕诸将:尽收其地,设云南道。
洪武十一年二月,高骈、李阳春破弄栋城。南诏军以龙尾关死守。
五月,河北赵州牙兵王祐聚众叛,杀刺史据城。都督斛斯光以云梯火攻破城,诛祐等三百人。帝诏:天下旧牙兵及子孙,皆录名册。有犯禁者,举族流大宁戍边。于是河北道徙八千余户。
八月,帝召太子烈曰:“朕开国十一载,京察屡行而吏治未清。今命尔领新科进士百人、太学生千员,巡京畿九府。须效光武云台勘簿,勿负朕望。”太子顿首受命。
九月,阆中郡公邓俨薨。帝辍朝三日,追封南海郡王,谥武勇,陪葬帝陵。其子邓隆袭定国公。
十月,酋龙焚阳苴咩城,挟民三十万西遁永昌。沿途焚仓廪、断桥梁,南诏故地烟焰蔽天。高骈急发军粮赈遗黎。
十一月,骈复阳苴咩城废墟。帝诏设云南道,治所昆州,置三司。发剑南粮二百万石,迁工匠三万往云南。敕曰:滇民疲敝,免赋三年。军士屯田者,给牛种农器。
洪武十三年十二月,晋昌郡王高进达、太原郡王王式同日薨。帝闻讯罢朝三日,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