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没的救了(1 / 2)

加入书签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忙碌一后的何雨柱心里总有些不踏实。

思来想去,他觉得还是得去宋家探望一番才校毕竟宋涛是自己带出来的徒弟,师徒如父子,于情于理都该关心一下。

于是乎,何雨柱跨上那辆略显破旧的自行车,朝着宋家疾驰而去。

不多时便抵达目的地。

此刻的宋家灯火通明,人声鼎沸,好不热闹!

原来啊,宋师傅的儿女们都赶回来团聚了。

当何雨柱走进宋家时,正赶上他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召开家庭会议呢。

“哟呵!

这是在开家庭会议呐?瞧这架势,我似乎来得不太凑巧呀!”

何雨柱刚刚抵达宋家门口,一眼便瞧见宋家老少正团团圆圆地围坐一堂。

原本端坐在主位、低垂着脑袋吞云吐雾的宋师傅听闻声音,猛地抬起头来。

待看清来人乃是何雨柱后,他当即站立起身,热情招呼道:“原来是何师傅来了啊!

快快请进屋里坐。”

何雨柱应了一声,迈步走进屋子。

宋家其余众人见状,亦纷纷离座而起,将座位让与何雨柱,而后自行钻入里屋回避。

宋大嫂则手脚麻利地斟好一杯茶水,奉于何雨柱面前,随即便步往里屋而去。

于是乎,偌大厅堂之中,仅余何雨柱与宋师傅二人相对而坐。

何雨柱开门见山地道:“今日没看到宋涛前来厂里上班,心中放心不下,这不一下班,我就过来了,顺便了解一下具体情况。”

“唉……”

宋师傅重重叹息一声,满脸愁苦之色,“真是家门不幸呐!

竟出了这么一个玩意。

让何师傅你看笑话了。”

“宋师傅言重了,您这是哪里话。

宋涛犯下这般过错,身为其师父的我亦难辞其咎。”

何雨柱连忙出言宽慰宋师傅,“事已至此,多无益。

咱们还是应当齐心协力,共同谋划一个妥帖的解决之法才是正道。”

“刚刚我家老大提了一个主意。

他要让涛到乡下去。

如此一来,两人相隔甚远,见面不易,时间一长,他们之间的感情自然而然地也就淡了。

等过上几年,我们再将涛接回家来。”

宋师傅语气缓慢地道。

听到这里,何雨柱心中不禁一惊:到乡下去?这不就是要送宋涛去插队落户吗?想当年,宋师傅可是提前办了退休手续,把工作机会留给了宋涛,无非就是舍不得让他去乡下受苦受累啊!

而且还要等过几年再接回来?这可不是想回就能回得来的!

一直到1978年恢复高考以后,知识青年们才开始大规模返城。

在这段漫长的岁月里,不知有多少知青为了争夺一个回城的名额,绞尽脑汁、不择手段,甚至有些人为此毁掉了自己的一生。

更有甚者,一辈子都留在了农村,再也没有回到城里。

咱们自家到底有几斤几两,难道心里还没个数吗?

想到这些,何雨柱忍不住开口问道:“那宋师傅,您对此事是怎么看的呢?”

言语之中,带着一丝试探之意。

宋师傅的眼神透露出一种决然,他深深地叹息道:“唉,事已至此,如果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也唯有如此了。

毕竟相较于涛和那个女人纠缠不清、毁掉声誉,倒不如让他到乡下历练一番,吃些苦头或许能让他成长。”

听到宋师傅这般言论,何雨柱心中已然明了,宋师傅显然更倾向于送宋涛下乡。

于是,他进一步试探性地问道:“那么涛若是去了乡下,他原本的工作该如何处置呢?”

宋师傅抬起头,吐出一口烟雾,缓缓道:“家中大儿媳一直留在家中照看孩子,并无固定职业。

届时还望何师傅您在后厨多多关照一下。”

话音刚落,他便又低下头默默抽起烟来。

何雨柱不禁心生冷笑,难怪宋涛的大哥会提出如此方案,原来打的竟是宋涛工作的算盘。

想要让宋涛远离簇,难道非得迫使其下乡不可吗?与他洒换工作岂不是更为可行?毕竟京城之外,渴望回城工作者大有人在。

然而,此事终究属于宋家内部事务,何雨柱自觉不宜过多干涉。

况且这份工作本就是宋师傅所有,他有权决定将其交予何人。

只是对于宋涛那边,自己仍需稍加提醒才是。

≈0t;唉!

≈0t;何雨柱重重地叹了口气,似乎心中充满了无奈和忧虑。

他默默地转身,朝着宋涛的房间走去,步伐显得有些沉重。

宋师傅紧跟着何雨柱,一路将他带到了宋涛的房门口。

停下脚步后,宋师傅轻声道:≈0t;何师傅,请您务必帮帮我,多开导一下宋涛。

≈0t;

何雨柱微微点头,表示明白宋师傅的请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