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o章 疏忽(1 / 3)

加入书签

下午正常上课。

叶宇仍然是到处找课上,没个安定的地点。

随和的性格,幽默的言辞,很受人欢迎。

来去如风的男人,引得多少少女芳心暗动,可又只能藏在心里,想起那位美艳绝伦的女人,还是退而求其次吧。

特别是今天上午生的事情,经过一个中午的传播,全校皆知。

这女人不仅漂亮,而且暴力,敬而远之吧。

经济系的讲师和教授来到课堂,看到陈艳,心里不由打鼓,千万不能得罪啊。

被打一顿多丢人啊。

叶宇经过报亭,扫了一眼,各种报纸正反两面展示在玻璃后面。

大致的浏览了一遍,没啥新意,新闻也无新意。

在新华日报上看到一篇经济快讯,中霉合作进行海底电缆铺设,预计五年建成。

电讯业展进入快车道。

嗯,网络的展加了啊,不只依赖卫星了。

不过这样安全吗?中国电讯业落后,技术全掌握在霉国人手里,中国只是被动的接受。

不行。

叶宇不由产生了紧迫感。

抽时间多研究下通讯技术,看看能找个出路吗。

一节法学课,一节文学课,第三节跑到工程系听了一节力学课。

理工科的内容。

大三的教室,学兄们对叶宇有好的印象,“叶子,你怎么跑这来了,你一个文科学生,理工科学听得懂吧?”

“只是简单了解下,这节是讲桥梁的吧,想知道这个斜拉索桥是什么原理。”

“这个还真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明白的。

听说你过目不忘,给你本书看看吧。”

班长热情地招呼叶宇。

叶宇接过书,大致地翻了一遍,找到桥梁一章,认真的看起来。

上课,梁教授走进教室。

看到叶宇。

“叶宇,不在你文科好好上课,跑这干啥?”

“仰慕您的博学,想听听您的男高音。”

叶宇开玩笑地说。

“没点正形。

听说你把来讲课的胡博士给打了?”

“什么叫听说,您消息太迟了。

而且不是我打的。”

“怎么能打人呢。

好了,我们今天学习第三章,斜拉索桥梁设计的受力原理。

叶宇,你听得懂不?在这浪费时间。”

“您讲啊。

别管我。”

叶宇从头开始翻看着桥梁设计的内容,一些数据公式弄得头疼,还是理论好理解。

梁教授在前面讲述着,专业的术语,没一句废话,不时的还和学生互动讨论。

叶宇很快的翻到斜拉桥这一章,原理还是那种力学原理,只不过换个位置罢了。

主要就是它的跨度大,美观,但是要求却是很高,全钢架啊。

目前我国还只有一架试验用的斜索桥,跨度也不大。

看来技术还不成熟,处在理论阶段。

理论走在前,技术设计在后,然后才是材料建造。

兴趣被浇灭,叶宇无奈的放下书。

“叶宇,听不懂吧。

我这可是专业课,不是你一个文科生的舞台。”

梁教授把所有问题都讲完了,和学生一起讨论一些问题,看到叶宇合上书,便讽刺一句。

“梁教授,这种技术设计目前成熟了没有?”

“设计是有。

可是没有实施,其中技术难点还没验证。”

“建造材料呢?”

“材料达到了设计的要求。

只是国家没有钱,没建造计划。

所以只有等着。”

“工具,机械之类的还没有吧?”

“这个---”

梁教授没注意过这种施工的问题,答不上来。

“据我所知,我国的机械制造还造不出重型吊车。

就是有钱也建不出来。”

“用浇注的方法,用不到大型重机械,目前的机械就能达到要求。”

梁教授强自争辩,“彭工集团也在研制,相信很快就能制造出大型的机械。”

“这种桥梁会摇晃吧?”

“会有轻微的摇晃,但感觉不大。”

“两端宽中间窄的设计能减小桥梁的晃动吧?”

“理论上没支持,实践上更没数据。”

“建一个模型,试验下不就成了。”

“你小子瞎出主意。”

梁教授生气地说,一直问,别的同学都没机会了。

“梁教授,这个方法可以采纳。”

一名同学说道。

找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叶宇没了兴趣,告别一声离开了。

西河的大桥自己也别操心了,随便吧。

而且也不用追加投入,以后技术成熟了再说。

回到自己的教室,空无一人。

趁着这个时间到天码系统研究所去一趟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