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1章 悄悄滴进村,打枪滴不要(1 / 2)
小薇的话,让何红秀也陷入了沉思。
她只是以为劝着云晓磊认祖归宗以后,他能够变得更加快乐,从来没有想过一个简单的认亲竟然还涉及到这么多的麻烦···
小薇轻轻的拉着何红秀的手,幽幽的说:“晓磊哥从小的性格就是这样,与世无争。其实我知道,他不是不想争,而是不敢争。就算是他努力去争了,到头来什么也争不到,反而还会招来别人的嫌弃。”
小薇虽然没有明说,但是何红秀知道,她说的其实是小薇的大娘,也就是她那个没见过面的婆婆。
“昨天我听到云晓茜给他打电话了,好像因为给公公养老的问题闹的不是很愉快···”
其实中秋节回家,关于云正阳养老的问题,不只是何红秀和云晓茜差点吵起来,就连云晓磊对云晓茜也是有些不满。
最后闹到不欢而散,云晓茜也是气鼓鼓的回了上海。
小薇无奈的摇了摇头。
从小一起长大,云晓茜是什么样的人,没有人比她更清楚了。
“嫂子,你不要跟云晓茜一般见识,她从小被大娘娇惯坏了,难免就有点不太懂的顾及别人的感受。”
何红秀笑着揉了揉小薇的脑袋,轻声说:“我也就是当时有点生气,其实事后冷静下来想想,倒是真没有记恨她。姑嫂关系本来就很敏感,家里就她和晓磊兄妹两个,没有必要闹的太僵了。”
小薇开心的笑了,她真庆幸云晓磊找了个通情达理的媳妇。
不然得话,就云晓茜那个大小姐脾气,姑嫂两个要是到了一起,不打成一窝猪才怪。
“大伯养老的问题,当初徐彦辉也谈过他的想法,我觉得非常有道理,也很合理。”
何红秀微微一怔,紧紧的看着小薇。
“徐彦辉?他是怎么说的?”
小薇笑着说:“他说过,虽然法律上儿子和女人的义务都是相同的,但是自古以来的习俗就是儿子养老,这点没有任何可以商量的余地。”
何红秀默默的点了点头,与其说是习俗,不如说是约定俗成的规矩,毕竟还没有听说哪里是流行让女儿来养老的。
当然,没有儿子的除外。
“大伯家的情况比较特殊,当时因为云晓茜眼看就要嫁给六哥了,而六哥肯定是要在聊城定居的,所以徐彦辉就多给六哥分了一套房子,让大伯一个人住,云晓茜和晓磊哥各自孝顺自己的。”
徐彦辉当初是为了想在云晓磊和云晓茜之间寻求一个平衡,既不会让云晓磊的压力太大,也给了殷方川一个同时兼顾两边老人的机会,至少当时是挺皆大欢喜的。
“现在情况不同了,云晓茜远嫁,一年到头也回不来几次,大伯没有其它的选择,只能跟着你们生活。”
何红秀不以为意的笑了笑,轻轻的抿了抿头发。
“孝顺公婆是天经地义的,就算晓磊是养子,但是养的意义要大于生,我从嫁给他的那一天就已经做好了伺候公婆的准备。”
何红秀就是个标准的传统农村女人,从小就接受的就是老一辈女人的思想教育,这种教育在她的心中早就已经根深蒂固。
作为儿媳妇,最大的责任就是伺候公婆,照顾好丈夫和孩子,操持好家务。
她坚信自己一定可以做到,而且还要比其他女人做得更好。
她的妈妈一直都教导她,要做一个贤惠、勤劳、善良的女人,要以家庭为重,不要计较个人得失。
正是因为妈妈的言传身教,何红秀才会如此坚定地践行着传统的儿媳之道。
从何红秀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好的母亲对孩子的影响是多么巨大。
妈妈的教导和榜样作用,让何红秀在成长过程中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她的婚姻生活中,更会伴随她一生,成为她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
小薇开心的挽着何红秀的胳膊,为云晓磊能找到这么善解人意的好媳妇而高兴。
“嫂子,在认识你之前,晓磊哥的人生都是灰色的,是你给了他彩色的生活。遇到你,真是他这辈子最大的幸运···”
···
徐彦辉开着黄应龙的帕杰罗一溜狼烟就赶到了百林乡。
黄应龙的手下,人模狗样男接到黄应龙的电话以后就早早的等候在这里了。
“黄总,刚才已经再三核实过了,我们打听到的女人,曾经的名字确实就是叫余兰,她还有个双胞胎妹妹,不过已经嫁到燕洞镇去了。”
黄应龙扭头看了看徐彦辉和霍余梅。
“两位老板,咱们接下来怎么安排?”
霍余梅只是淡淡的笑了笑,并没有说话。
徐彦辉看了眼人模狗样男,轻声问:“她现在叫什么名字?”
“董琪花,她的双胞胎妹妹叫董瑶草。”
琪花瑶草。
徐彦辉愣住了。
这两个名字取的可太有深意了。
琪和瑶本意上都是指美玉。
这个成语最早见于唐代诗人王毂的《梦仙谣三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