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9章 知错,但是坚决不改(1 / 2)

加入书签

徐彦辉和黄应龙一边喝着茶,一边聊着富丽六合在广西的规划布局,随着了解的深入,黄应龙越发对徐彦辉更加的崇拜了。

论年龄,徐彦辉要比他年轻不少。

论阅历,黄应龙在街面上叱咤风云的时候,徐彦辉还在部队里老老实实的踢正步。

但就是这个连样貌都平平无奇的年轻人,对商业的理解,以及布局的统筹规划,却一次又一次的震惊了黄应龙。

难道真的是天赋异禀?

当然不是,徐彦辉之所以有这么深的认识,完全是得益于霍继国和霍余梅的栽培,以及自己多少还稍微有那么点积极的上进心。

他上的学不多,但是一直特别酷爱读书,而且读的书很杂,甚至无聊的时候连刘燕和小薇洗发水瓶子上的说明书都能认真的研究半天。

当然,那得是上厕所的时候···

书中不一定真有黄金屋,书中也不一定就有颜如玉,但是读书确实可以增加一个人的认知,也开阔眼界。

也许在书中学到的知识一辈子都用不到自己的身上,但是至少可以增加点吹牛逼的资本。

到了聊城的这两年多里,徐彦辉整天忙的跟个狗一样,就算有点时间,他也基本都用在了拈花惹草上,却总是可以见缝插针的拿起书本来看上两眼。

像他这样的年轻人,大多数都沉迷于吃喝玩乐勾搭漂亮女工,他也算是年轻人中的一股清流了···

“老徐,你老实告诉我,如果应龙集团成功转型了,我有没有可能也成为一个比较牛逼的企业家?”

徐彦辉开心的笑了,轻轻的拍了拍黄应龙的肩膀。

“企业家是肯定的,但是牛不牛逼就不一定了。在广西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随便做点实业,同样是循规蹈矩,你却可以比别人爬的更高,走的更远。”

黄应龙微微一愣,懵逼的看着他。

“既然都爬的更高,走的更远了,怎么还不一定就牛逼呢?”

“牛逼不是靠吹的,搞公司和你称霸街面不是一回事。虽然同样是强盗性质的掠夺,但是商业更讲究规矩和机遇,蛋糕就在那里,肚子大的多吃,胃口小的就只能舔两口边角料。”

徐彦辉曾经跟霍继国和霍余梅探讨过富丽六合商业版图的问题,在他最早的认知里,扩张的意思就是规模。

直到霍继国告诉他,真正的商业帝国虽然离不开庞大的规模,但是比规模更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独立的体系。

一个可以涵盖所有产业的完善体系才是公司走向集团化发展的基础和依仗。

所以徐彦辉穷到这样也不坚决不挪用霍氏集团的资金,因为他要让富丽六合自己把路走下去,一直能比肩霍氏集团的存在。

徐彦辉也知道这条路会很漫长,一路上肯定也少不了艰难险阻,但是风雨过后才能看到绚丽的彩虹,他坚信富丽六合的彩虹一定比霍氏集团更加的绚丽多彩···

黄应龙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徐彦辉的话他不一定能全部理解,但是傻人有傻福,他已经给自己定下了以后得方针,那就是牢牢黏住徐彦辉这条大鱼。

周仓可能成不了大将,所以他心甘情愿的追随在关羽的鞍前马后,同样可以配享关帝庙的香火。

只要有徐彦辉的帮助,他坚信即使丢掉偏门生意,他依旧可以傲视祖国的西南边陲···

霍余梅一直在自己的房间里没有出来,直到傍晚的时候,黄应龙的手机才响了起来。

“嗯,知道了,你让他们再进一步核实一下,务必要保证消息的准确性。”

挂了电话,黄应龙一脸的欣喜。

“有消息了?”

一直风轻云淡的徐彦辉第一次不淡定了。

霍继国找了这么多年,黄应龙只用一个下午就找到霍余梅的双胞胎妹妹了?

难道狗屎运一直追着他来到广西了?

黄应龙笑着说:“手下在百林乡打听到了两个曾经在凤凰乡生活过的女人,也是双胞胎,其中一个就曾经用过余兰这个名字。”

“消息准确么?”

“应该准确,我已经让他们再去核实一下了。”

徐彦辉激动不已,没想到自己来广西大海捞针的第一天就有所收获了!

黄应龙笑了笑,抽出烟递给他一支。

“余这个姓氏在巴马这个少数民族地方还是比较稀有的,打听起来相对容易一点。”

徐彦辉默默的点了点头。

但是同时他也不禁皱起了眉头。

如果真是这么简单的话,霍继国这么多年派出了大量的人员来寻找,为什么就没能找到呢?

是霍继国的手下能力有问题么?

基本上可以排除这一点。

霍继国能白手起家创建起霍氏集团这么大的公司,如果手下都是一群烂番薯臭鸟蛋的话,集团早就散架了。

这也是徐彦辉想不明白的地方。

“巴马这个地方比较特殊,这些年政府大力发展旅游业,虽然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但是同时人员的流动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