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2章 那是信仰···(2 / 2)

加入书签

的头脑加上部队里锻炼出来的不屈不挠的坚韧意志,让他很快就在工作中崭露头角。

一次去江苏常州出差,由于遇到了暴雨,他不得不在一个村子里找了个户人家临时避雨。

七九年的时候,国家还比较困难,无论是交通还是通讯都处于萌芽阶段。

岳云山联系不上单位,又冷又饿,不得已的情况下只能发扬当年革命队伍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的优良传统,投宿到了村头的一户人家。

也许是机缘巧合吧,这户人家只有一位卧病在床的男人和他年轻的女儿。

老人叫向永年,是常州土生土长的本地人。

战乱年代夺去了他的双腿,并且给他留下了难以泯灭的创伤。

艰苦的生活条件连温饱都是问题,就更别说寻医问药了。

老人躺在床上苟延残喘,努力撑着最后一口气,也不过是不忍心扔下女儿一个人孤零零的在世上罢了···

岳云山那个时候虽然只是一个普通职工,但是工资待遇还是相对不错的。

本身就是落难到此,他便慷慨的把兜里的钱都拿出来交给了年轻的女孩儿。

一是让她帮忙给准备身干净的衣服,二是看样子这场暴雨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停,他很有可能还要在这里滞留上一段时间,权做自己的伙食费了。

那个年代的农村人格外的质朴醇厚,当得知岳云山曾经是名光荣的军人时,老人家更是坚定的表示让岳云山安心的住下来,砸锅卖铁也不能饿着他。

岳云山给的钱,老人家一分都没让女儿接着。

可能现在人理解不了当时老百姓对于军人的那种纯粹的感情,要知道,当年有个口号几乎全国人民都会喊。

一颗红心两只手,世世代代跟党走!

就算是再苦再穷,老百姓也会挤出钱来买一张伟人的画像恭恭敬敬的挂在家里。

那是信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