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o章 富察贵人 31o(2 / 3)

加入书签

钱送孩子进学

若是这学院不收束修,这也不现实

国库虽然因皇阿玛抄了包衣而充实了不少,

但办学毕竟是长期的事情,依靠国库不过是杯水车薪。”

富察佩筠轻抿一口茶,缓缓说道:

“办学之事,未必全靠国库。

可效仿民间义学,让富户、商贾出资赞助,给予他们一定的功名或表彰作为回报。

再让地方官府划出部分公田的收入用于学院开支。

同时,学院也可开设一些实用课程,

如农学、工学,让学生学有所用,学成后便能马上投入工作中

像工部的官员靠读四书五经出身,

往往缺乏实际的工程技术能力,导致许多工程项目推进困难。

若学院能开设工学课程,培养出一批既懂理论又能实操的人才,

工部的诸多事务便能更加高效地开展。

而且,这些学生毕业后进入工部工作,

也能为他们提供一个稳定的出路,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投身学习。”

富察佩筠的提点,让弘昌心中有了思路

一时之间陷入了沉思

等了一会富察佩筠问“上次,我给你的玻璃方子研究的怎么样了?”

弘昌从沉思中回过神来,微微一笑,说道:

“皇额娘,那个玻璃方子儿臣让五哥带人去研究了

听说已经在筹备开店了,

五哥还说要送那一人高的镜子入宫,这一忙儿臣也暂时忘了这事。”

“哦,你把这事交给了弘昼,那也好,至少有人能帮你分担分担了

这玻璃锋利,可别伤着人。”

弘昌点了点头,笑道:

“皇额娘放心,五哥这人看着玩世不恭,

但其实为人最是谨慎,定会小心处理的。”

富察佩筠“他那店若是筹备好,可以通过?大清百姓报?广而告之

这《大清百姓报》传播范围广,正好可以借此机会宣传一下。”

弘昌没想到这?大清百姓报?还有这样的用处

这商人的嗅觉最是灵敏,有了这先例

肯定很快就会有人效仿,用?大清百姓报?宣传自家的店铺

弘昌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有了这个先例,商人肯定会效仿用《大清百姓报》宣传自家的店铺”

富察佩筠见弘昌想到了“商人要想利用?大清百姓报?,自然要付出代价。

广而告之,这商人要付出的代价就是广告费。”

弘昌眼中闪过一丝兴奋,他拍了拍手,

“广告费,广告费,真是个绝妙的主意!

皇额娘,如此一来,《大清百姓报》不仅能传播消息,

还能增加收入,这收入又可用于办学等事宜。”

富察佩筠笑着点头:“正是此理。

有了这广告费,办学所需的资金便能多一分来源。

而且,这也能让《大清百姓报》展得更好,传播更多有用的消息。”

弘昌兴奋地站起身来,在屋内踱步:

“如此,办学、展商业、传播消息都能相互促进。

儿臣会和温宜姐姐她们商议此事,制定合理的广告收费标准。”

富察佩筠欣慰地看着弘昌:“你有这份心思,大清未来可期。

不过,这其中的规矩和制度一定要完善,莫要让不良商人钻了空子。”

弘昌坚定地说道:“皇额娘放心,儿臣定会安排妥当,

让这广告费成为大清展的助力。”

富察佩筠微微一笑,点头道:

“不错,这《大清百姓报》本就是为了让百姓们了解天下事,

如今加上广告,

也能让百姓们知道各地的新奇商品和有用的店铺,

方便他们的生活。

不过,广告的内容要严格把关,不能让虚假广告误导百姓。”

弘昌点头“皇额娘放心。”

心里却在想要让叶澜依再多调教些暗探人手

富察佩筠“出海的人你安排好了吗?”

弘昌这才想起这事他还没告诉富察佩筠

“皇额娘,出海的事儿我已经安排妥当了。

这次出海的船队的人选儿臣安排了大伯

二伯三伯还有七叔,九叔的儿子”

富察佩筠“不错,你皇阿玛这些兄弟可是能人

他们的儿子当年也是在宫中进过学的,就这样圈着实在是浪费了人才。”

弘昌笑道:“皇额娘说得是,儿臣想着让他们出海立了功劳后

儿臣正好恢复他们的身份,以后再有功劳再给他们升爵。”

富察佩筠微微点头:“这想法不错。

不过出海之事,风险不小。

你得叮嘱他们,一定要小心谨慎,尤其是要提防那些西洋海盗和东洋的浪人。

海上风云变幻,不可不防。”

弘昌“皇额娘放心,儿臣明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