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章 突奇想(1 / 2)

加入书签

“坏了,我们的伏击计划多半要泡汤了。”

温三有点郁闷。

那些汉奸十有捌九会把今天晚上遇到的事情告诉鬼子。

以鬼子指挥官的丰富作战经验,他们会想不到其中的原因吗?

就算真的想不到,鬼子的警惕性也会提高很多,再想打他们的伏击,真的是千难万难了。

“连长,你是说那些汉奸死性不改?哎呀,早知道就将他们全干掉算求了。”

胖墩很是懊恼,没想到自己一念之仁,却将温三的计划给破坏掉了。

“现在后悔还有啥子用?让我想想,看看还有没有补救的可能性。”

温三一边看新弄来简易地图,一边开始琢磨起来。

从鬼子驻地到黄山要塞,两者之间的马路距离大概有十二公里左右。

地势从低到高,有了明显的起伏。

温三所部正好夹在两者之间,定山是江阴县内最高的山,海拔大约o米,周边还有些小山坡绵延起伏。

根据胖墩实测拿回来情报来看,确实有两三处适合打伏击的地方。

稳妥起见,温三假设鬼子已经知道有人要打他们的伏击,该如何行动?

显然,抢占主要山头据点便成了当前的要任务。

鬼子明知道有国军要去半路劫道,不可能放任不管。

他们的重武器多,不走公路无法近推进。

丢掉重武器的话,对于坚固的黄山要塞几乎没有什么威胁力。

“连长,要不我们直接派人把路给鬼子破坏掉。

只要鬼子辎重部队过不去,它还能飞了天?”

胖墩见温三一直在沉思,便提出自己的意见来。

“这是个不错的办法,至少能挡住鬼子难以前进。”

温三赞同胖墩的意见,如果没有合适的时机,对路下手也是可行的办法之一。

只是这样无法打击到鬼子的部队,治标不治本,鬼子的威胁始终存在。

“先派人抢占山头据点,然后再破坏道路,将鬼子滞留在路上,不就有机会了吗?”

一边的陈立仁忍不住多嘴了一句。

“这都是硬拼的办法,鬼子的重武器这么多,一旦展开了,山头据点也没有多大的优势。”

温三最不喜欢打的就是消耗战,他也从来不敢低估鬼子的作战能力。

陈立仁提出的办法中规中矩,如果鬼子不知道有人要埋伏他们,确实是个不错的方案。

但鬼子多半已经知道这个情况,甚至有可能先一步派人抢占几乎适合打伏击战的山头。

也就是说,温三就算现在派兵抢占几处据点,也有很大可能与鬼子生遭遇战。

这么一来,便等于是温三的部队在半路上就与鬼子一个大队的兵力正面硬刚了。

他的人虽然不少,但也经不起这样的消耗,毕竟鬼子的数量更多,拼到最后他的人打光了,鬼子依然有不少兵力。

“那还能怎么打?要不再用用你那套蘑菇战术?”

陈立仁也知道了温三痛打腾原大队时的战绩,这几天他都在研究。

“不适合,鬼子的要作战目标不是我们,不会被我们牵着鼻子走。”

温三立刻就否定了这个方案,没有任何可操作性。

“要是我们有地雷的话,直接在马路上埋雷,肯定能干掉不少鬼子。”

温三想起了非常着名的地雷战。

在鬼子必经之路上埋上大量的地雷,就算鬼子有工兵排雷,也会付出不小的代价。

只是这个阶段,还真没有这个战术模板。

历史上最早出现这个战法,也是在41年之后了,经过我军大量的经验总结,之后几年被广泛用于敌后作战,相当的给力。

现在才37年,整个华夏国队都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小胡子那边倒是有生产出多种型号的地雷了,但国府根本就买不到。

“地雷,听说过,但从来没有见过那玩意儿。”

陈立仁和温三都连连摇头。

“真地雷我也没见过,不过土制地雷好像并不是很麻烦。”

温三还真看过一些关于土地雷的制作方法,虽然没有亲自上手过,但难度真的不大。

土制地雷最重要的两样东西是火药和引信。

火药可以将炮弹拆掉,将里面的火药倒出来。

虽然这么做有点败家,但关键时候用一下,也是完全可行的。

温三手上的炮弹并不少,拿出部分来使用也是可以接受的。

引信最好是找现成的,手搓的话,很容易出问题,质量不敢保证。

制作地雷的容器反而是最简单的,什么土制陶罐,瓦罐什么的,都可以拿来使用。

这东西是一点都不难找。

“陈立仁,你去江阴县看看能不能找到引信和火药。

这些东西用途很广,开山修路,开矿都用得着。

不行就去找那些制作鞭炮的作坊,县城里能找到的机率很大。”

“胖墩,你去附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