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精兵路线(1 / 2)

加入书签

第671章精兵路线

舆论攻势很快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至少温三劫持鬼子货船的行为,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认可。

小鬼子掠夺的物资本就来源于华夏大地,最后归还回去,也是合情合理。

列强中虽有少数站在鬼子的那一边,但怎么解释都显得苍白无力,反而显得牵强附会,完全是强盗逻辑。

这种扯皮的事情永远是没有什么结果的,说到底,还是要手段够硬,实力够强,别人拿你也没有什么办法。

小鬼子不管是高层还是中层,对整个温三团体自然是恨得咬牙切齿。

恨不能立马出动大量兵力,将温三整个团体给消灭掉。

然而它们也只能是想一想,现在温三团体已经成了气候,并且还在快展壮大之中。

想要打击温三团体,或者对他们起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没有充足的准备完全就是找死的行为。

何况现在鬼子整个国家都陷入了资源匮乏的瓶颈,几个月都未必缓和得过来。

加上有多个实力强大的国家站在温三这边,对小鬼子的资源倾斜也生了一些变化,这让小鬼子越困难。

所以针对温三团体的军事行动,暂时只的搁浅。

鬼子高层在一系列的失败之后,又有不少高层把目光放在了一些东南亚小国身上。

毕竟整个东南亚,很多国家都是非常宜居的地形地貌,各种粮食水果等农作物产出都非常的丰盛。

关键是这些国家的实力还不怎么样,以鬼子的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的实力,想要占领这些地区,远没有进攻华夏这么困难。

如果能拿下一大片地区,它们的物资问题就能很大程度的缓解,为下一步作战打下物质基础。

这样的论调其实已经被提出来一段时间了。

只是鬼子前期进攻华夏各地都非常的顺利,也因此获得了极大的好处。

不管是陆军还是海军都想一口吞下华夏这片物产丰饶的土地。

然而随着鬼子吃的败仗越来越多,遇到的抵抗越来越强烈,加上鬼子兵力损失越来越严重。

这个新的论调又被鬼子摆上了桌面。

这个进程比起原史,有了明显的提前。

或许跟温三团体的崛起有了直接的关系。

随着温三团体越来越强,蝴蝶效应也开始显现了出来。

不过这些都不是温三关心的事情。

努力壮大自己的实力才是温三最关心的问题。

特别是军队的建设,是为重中之重。

事情的展正如温三预料的一样,之前准备跟鬼子交易的列强现货船被温三劫走之后,很快有相关人员来到了连云港。

毕竟这里现在也是可以自由贸易的港口,出入都非常方便。

只要不违反温三定下的一些规模,基本不会有安全方面的问题。

双方的谈判很快达成了协议,不过温三的订单跟鬼子有所不同。

他更侧重于购买铜铁之类的重要物资。

因为军工的快展,这方面的需求确实比以往大了很多。

就温三手上掌握的几个金属矿场,不足以支撑相关制造业的消耗。

还好泰安矿区相当的给力,温三实控之后,已经组织的人手进行全面开。

目前的产能已经得到了很大提高。

前期小鬼子产出的铁锭也拉回来了很大一部分,用于军工制造业。

齐鲁地区的战斗并没有完全停止下来,目前依然有小规模的战斗随时在生。

基本上就是以营连为单位的战斗,出现团级建制的战斗已经算是大场面了。

这种级别的战斗,温三只关心一下结果就行了。

下面的指挥官已经完全能胜任这种级别的指挥,根本不需要他去操心这些事情。

随着鬼子的败退,齐鲁地区有近四成的地盘落入了温三的手中。

除了北边还有少数被鬼子占领之外,剩下一些地盘上的将领见势不对,都跟着通电表示愿意归顺国府,纳入国府的治下。

鉴于这种情况,温三也没有什么过激的行为。

他手上的地盘目前看来已经足够大了,虽然兵力也增加了很多,但想要将所有的地盘牢牢控制在自己的手中,还是显得有些吃力。

还有一个让温三感觉头痛的问题,就是兵力快增加之后,战斗力反而有所下滑。

好些地方部队加入进来,不管是指挥官的能力,还是士兵的素质都达不到他的要求。

这种情况是必须要改变的。

除了正规作战部队之外,维持地方治安的人员也需要不少人手。

温三召集所有高层开会研究之后作出决定。

再次对现有的部队进行整改。

将有潜力指挥官挑选出来,进行集中学习,改造,提高他们的思想意识,以及指挥能力。

那些没有什么潜力,思想固化的指挥官,要么转入地方治安队,要么直接复员,安排到地方上去工作。

温三要走的是精兵之道,绝不能让自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