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五五分账(5 / 5)

加入书签

上,用一块油石,沉默而专注地打磨着徐娇娇厨房里那把豁口最少的旧菜刀。

锋利的刃口在昏黄的油灯下反射出点点寒光,他对徐娇娇的警告连眼皮都懒得抬一下。

有了卫莲的加入,“徐记小吃”

的生意肉眼可见地红火了起来。

卫莲的手艺在这个口味普遍嗜辣、但烹饪手法大多粗糙的码头小镇边缘,简直如同降维打击——他做的菜不仅味道好,而且卖相清爽干净,分量依旧保持着徐娇娇定下的“实惠”

标准。

很快,消息就在码头苦力、过往行商和附近村民中传开了——“徐记”

换了个小厨子,手艺绝了!

原本门可罗雀的破土屋渐渐有了人气,两张桌子很快就坐不下了。

徐娇娇咬咬牙,拿出积攒的一点铜钱,又添置了两张同样破旧但还算结实的桌子和几条长凳,甚至在门口的空地上用竹竿和茅草搭起了一个简易的棚子。

饶是如此,每到饭点,小小的店面和门口的草棚下,也经常是人满为患。

碗碟碰撞的声音、食客们吸溜面条或扒饭的呼噜声、以及大声的谈笑和划拳声,取代了往日的死寂。

空气里弥漫着真正诱人的食物香气,而不是锅底烧焦的糊味。

卫莲成了这间破败食肆真正的灵魂——他大部分时间都沉默地待在厨房里,围着那条沾满油污的围裙,洗菜、切菜、掌勺。

汗水浸湿了他额前的碎,顺着他开始逐渐褪去苍白、显露出一点少年人轮廓的侧脸滑落,打湿了眼角那颗小小的红痣。

镇上的人都知道徐记有个不爱说话的小厨子,姓卫,年纪不大,手艺却好得不像话。

谁家要是办个红白喜事,手头又拮据请不起城里的正经厨子,都会跑来徐记,花点小钱打包几样卫莲做的拿手菜回去撑场面。

卫莲的名字,连同他那沉默的身影,渐渐在这码头小镇的烟火气里扎下了根。

日子,就在锅碗瓢盆的叮当声、食客的喧闹声、徐娇娇招揽客人的大嗓门里,一天天滑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