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量子迷宫(1)(2 / 5)

加入书签

给我几分钟组织一下语言,虽然我算不上纯正的K-POP爱好者,但因为徐睿仪我也对K-POP略有研究,既然加了这个群,我也很希望和大家聊一聊K-POP。”

    “略有研究?”暗黑大菠萝BOT发了个微笑脸,“大家别说话,让我们一起期待这位林怀恩同学怎么个略有研究法。可别度娘一下随便拼凑几句话来打发我们!”

    他没有再回应暗黑大菠萝BOT,而是飞快的在手机上打起了字。

    “bro,你行不行啊?”章璞成担心的问。

    “管他的。”他一边打字一边说,“行就行,不行就不行呗!”

    微信里一片寂静,就像是阙寂无声的考场。

    林怀恩作为自小就接受音乐美学教育的人,锐评一下K-POP的能力还是不缺的,不到五分钟,就一气呵成打了长长一段话,点击了发送。

    “我从小学习古典音乐,但并不热爱古典音乐,更喜欢爵士、电子和氛围音乐。流行音乐当然也听,但偏好也很明显,对于K-POP这种工厂流水线出来的强刺激感官作品确实不热衷。作为一个被Marcin Wasilewski和山本刚惯坏了耳朵的半个老古董,K-POP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快餐店里的汉堡炸鸡,它虽然不像是前者那些大师精心烹饪出来的米其林三星美食,但倚靠‘副歌记忆点’和锐利的电子器合成器HOOK,让人非常中预制食品的毒,形成饮食依赖性。”

    “就拿NEW-ACE的出道曲《manta ray》来举例,制作中使用了热带浩室鼓组叠亚洲笛子采样,陷阱hi-hat底下埋着民谣转音,预副歌突然插一段电音搭配酷炫的舞蹈动作…好家伙,这哪是写歌?这是把Spotify全球热榜数据榨成汁,再用SM祖传腌泡菜手法发酵!副歌必须第7秒出现,第23秒加人声切片,Bridge要预留15秒dance break…,艺术被K-POP变成标准化零件,这到底是音乐的进化还是绝育?我不知道,但你不能否认它有效——就像炸鸡搭配韩式辣酱,吃的人边骂边真香。”

    “我也是一样,明知道炸鸡可乐并不健康,也算不上什么绝顶美味,可每当我路过街边的炸鸡店,闻到那来自己基因深处的醇香,看到那丝滑的漂亮的白羽鸡以后空翻四周半屈体的优雅姿势跳进热油锅,我就觉得赏心悦目,忍不住停留驻足。这个时候好听不好听关键吗?它关键也没那么关键,作为被资本绑架的艺术形式,它能赚钱就是伟大的。”

    他发了这篇锐评,又补充了一句:“时间有限,加上我只熟读过《音乐爱好者的自我修养》这本书,没办法做更深度的剖析。实际上K-POP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探讨,比如它的音乐工业化与创新、文化输出的策略与营销手段、偶像培养体系以及商业与艺术的平衡等等.虽然我唱歌跳舞不太擅长,但在音乐和商业上,我还有那么一点点分析能力,希望在群里和大家探讨一下。”

    微信群里又安静了好一会,也不知道是被镇住了,还是大家都在等暗黑大菠萝BOT说话。

    就在一旁章璞成先看完了,立即从椅子上跳了起来,兴奋的喊道:“可以啊~bro!我你担心你呢!没想到你还真有点东西!我还以为你真对音乐和K-POP一无所知呢!”

    “还是懂一些的。”

    徐睿仪没事就喜欢跟他聊音乐制作和宣传方面的事情,比如一首歌的第几秒必须出现怎么样的音乐符号,有关音乐制作全部拆分完成,就是一首曲子大部分都会拆分成主旋律、副歌和说唱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分别由不同的人写,再拼凑成一首歌这些内容都是徐睿仪告诉他的,他当然懂的比一般人多,还要准。

    “算你过关。”(抠鼻)

    “但请各位管理不要随便放人进来,还有姐妹们小心这个家伙,如果他真是个大帅B,各位姐妹请自己擦亮眼睛,他的危险指数很高。OVER。请继续聊天。”

    暗黑大菠萝BOT发了这一句便不再说话。

   &n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