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天子修路(1 / 2)

加入书签

    第216章天子修路(第1/2页)

    翌日。

    书房内,窗明几净。

    黎子钊展开京城最新的邸报,俊秀的眉头越锁越紧。上书——“养路金契”国策已定,谢家豪掷十万两,拿下京南段路契。而一个名为“锦绣”的商号,亦悄然购入了通往宁州府的路权。

    黎子钊拿着那份邸报,手竟有些微微颤抖。他快步走到正在沙盘前推演的乔兮月身边,声音因激动而压低:“娘子,你看!”

    乔兮月抬眸,见他神色异样,接过邸报只扫了一眼,瞳孔便猛地一缩。“养路金契……驰道……宁州府……”

    “没错!”黎子钊的眼中爆发出惊人的亮采,“驰道将过,青河镇便是咽喉!谢家的投入,你这几日不计成本的圈地……娘子,你早就知道了,对不对?你谋的,从来就不只是一个青河镇!”

    乔兮月看着夫君眼中那片了然的星火,笑了,那是一种寻得知己的畅快:“我只是泼出一瓢水,没想到夫君已经看到了未来的江河。”

    黎子钊的心,被这句诗意的肯定狠狠撞了一下,一股前所未有的豪情涌上心头。他不再多言,拿起笔,俯身在沙盘上,沉声道:“江河既来,当有河道。娘子你看,青河镇春雨多,夏汛急。坊市若要长久,排污、泄洪当为首要。我观《考工记》之法,主渠引流,支渠分洪,再设数个沉井以滤污,如此,可保锦绣坊百年无虞。”

    他的话,让一旁被请来做指导的工部张大人,眼睛猛地一亮。

    张大人一个箭步冲了上来,也顾不上什么体面,几乎是把脑袋探进了沙盘里。

    “黎案首,您……您这是给排水定了一套全新的‘道’啊!”张大人猛地抬起头,眼中爆发出骇人的精光,他指着沙盘上那几个不起眼的沉井,声音都在发颤,“寻常排水,只知疏通,不知‘净化’。您这‘三级沉井过滤法’,将雨水、污水、生活废水各行其道,不仅解了水患,更留下了能灌溉农田的‘中水’!老夫……老夫在工部争了半辈子,竟不如您这几笔!惭愧,当真惭愧!”

    黎子钊的加入,如虎添翼。他不再是那个只知引经据典的书生,而是将万卷书的智慧,化作了眼前这一砖一瓦的精妙布局。

    乔兮月看着夫君那张熠熠生辉的侧脸,心中那股暖意,几乎要溢出来。

    她没有耽搁,趁着这股热潮,将所有参与锦绣坊建设的商户、工匠都召集到了“锦绣坊”前的广场上。

    火把熊熊,将每个人的脸都映得通红,也映着他们眼中的疑虑。

    “乡亲们!掌柜们!兄弟们!”

    乔兮月站在高台上,声音清亮,“我知大家心中有疑,为何我们要如此大兴土木,为何要与那财大气粗的万金楼争一日之长短!”

    她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请上了黎子钊。

    黎子钊对着众人一揖,朗声道:“诸位,就在昨日,陛下已颁下国策,要以水泥修筑贯通南北的千里驰道!第一条路,便是从京城,通往我们宁州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16章天子修路(第2/2页)

    人群瞬间哗然!

    乔兮月这才接过话头,声音里带着斩钉截铁的自信:“乡亲们!你们脚下踩的每一寸土地,即将成为大周朝最滚烫的黄金路!陛下修的不是路,是一条流淌着金银的河!而我们锦绣坊,就是这条大河入海口的第一个、也是最璀璨的码头!”

    她话锋一转,看向工匠们,声音激昂:“你们现在建的不是铺子,是京城贵人们来了都要驻足仰望的琼楼玉宇!你们手中砌的每一块砖,都将是你们的子孙后代,向人夸耀的传家宝!你们说,这样的传家宝,值不值得我们拼上一把?!”

    最后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