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顶级阳谋,国服前十(1 / 2)

加入书签

菜头收起笔墨,起身往屋外走去。

而在门口,汉帝刘彻派来的随从早已等候多时。

集思广益,刘彻不仅请了她,还请了董仲舒、卫青两人。

几人虽各自出发的起点不同,但终点一致,半路相遇后,难免会讨论这位突然杀出的主父偃。

董仲舒笑眯眯的盯着卫青,打趣道:“述真你有所不知,这位主父偃可是个了不起的人物,曾游历燕国、赵国、中山国等诸侯国,均未受到礼遇,甚至沦落到乞讨求生。”

“前不久抵达长安,通过卫将军举荐仍未被任用,这才通过广纳天下良策上书陛下。”

“早晨上书陈述九条建议,中午就采纳八条,可见其怀才未遇,大器晚成。”

“就是不知道这位大器晚成的主父偃,会不会因此记恨上卫将军了。”

怀才不遇大多怨天尤人,卫青举荐未曾被刘彻重用,自已上书九条建议,中午就采纳八条,下午就蒙恩召见,很难让人不怀疑其中是否有猫腻。

卫青摇头苦笑:“仲舒言重了,他出生贫寒又才华了得,故惜才推举,如何能赖得到我头上?”

“况且主父偃也并非怨天尤人之辈,胸有鸿沟,对时弊洞察深刻,乃大才。”

主父偃的经历使菜头下意识想到了刘备,同样颠沛流离半生,同样大器晚成。

只不过刘备建立的蜀汉为四百年大汉画上完美句号,他主父偃又何德何能与刘备相提并论。

难不成真能兵不血刃的解决棘手藩王问题?这不纯纯胡闹嘛!

【我还是那句话,周游老贼要是能解决藩王问题,我吃米共田!】

【我也还是那句话,能解决藩王问题,我吃楼上吃完米共田后的米共田!】

【要我说,刘彻纯纯小题大做,现在兴师动众,指不定待会拉一坨大的。】

【藩王与皇室既是依附关系,亦是敌对关系,牵一发而动全身,唇亡齿寒的道理谁都懂,怎么可能对削藩无动于衷,刘彻注定无功而返。】

【要我说,周游老贼纯纯是好日子过多了,安安心心做他游戏不就好了,非得去碰藩王问题映射现实,费力不讨好,又还惹得一身骚。】

【卧槽,藩王能不能解决我不关心,我只关心不会给我游戏整关服了吧?这踏马无妄之灾啊!】

【这不至于,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整得三国争霸全网封杀,结果不到两小时就放出来了,周游老贼保不齐也是位天龙人。】

弹幕如雪花飘过,但无一例外,皆对主父偃能解决藩王一事持质疑、讥讽态度。

一个做游戏的,也妄想解决困扰多年的藩王问题,多多少少有点不知天高地厚了。

乃至于后边讨论的问题从主父偃转移到大夏帝国内部,那些胆大包天的言论,看得菜头都心惊不已。

所幸这股胆战心惊的情绪并没有持续多久,因为在视野尽头的藏书阁里,屹立着两道人影。

一人垂垂老矣却面不改色。

一人英姿勃发却兴奋激动。

正是雄心壮志的汉帝刘彻,以及怀才不遇的主父偃。

见几人到来,刘彻难掩兴奋,高声道:“长卿,你快与他们说说你的计策。”

“一定要事无巨细!”

主父偃,复姓主父,名偃,字长卿。

主父偃轻轻抚了抚白须,不慌不忙道:“老夫见过卫将军,国相,侍中。”

“承蒙陛下抬爱,故登堂入室,若后续言语有误,还请诸位多多担待,长卿不胜感激!”

“客套的话就别说了,赶紧再重述一遍,正好朕还有些许地方不懂。”

刘彻急不可耐的挥了挥手,现阶段的他虎视天下,远没有晚年时期的疑心病病入膏肓,只要有才就会受到重用。

满腹草稿的主父偃言语一滞,硬生生话锋一转道:“吾有一计,可不削而弱诸侯,杀人不见血!”

“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寸之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

“此外,新立侯国直隶于郡,地位等同县,受陛下派官管辖,诸侯王须主动上奏分封方案,由帝亲定诸子封号。”

“拒不执行者,以违逆论处;诸侯子弟未获封者,可举报告发!”

此话一出,现场顿时一片死寂。

董仲舒菜头皆是面露思索,沉浸其中,眼中的光芒却是愈发刺眼!

这是阳谋!

赤裸裸的阳谋!

一个通过利益分化、伦理约束、人性利用的顶级阳谋!

适嗣代立,揭露嫡长子继承制的不公。

无尺寸之地封,突出其他儿子的委屈。

仁孝之道不宣,道德绑架诸侯王。

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用‘侯爵’空头衔换实际分裂国土。

人人喜得所愿,儿子们欢天喜地,煽动诸侯家族内斗。

上以德施实分其国,刘彻白赚好名声,不动刀兵就削弱了他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