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传鲍香馆往事(3 / 6)

加入书签

决不能马虎了。”

鲍大楚好似没理会似的,自顾自说着自己的话:“三娘,去拿几颗葱蒜,剥洗干净。”

“师父,”

三娘气的一跺脚:“您到底有没有听我说话啊?”

鲍大楚放下手里的活儿,看着三娘,叹了口气:“唉,都说姑娘家细心,你怎么偏偏这般毛燥,你可知……”

“做饭要先修心,不能急于求成,心沉才能手稳,心细才能做出佳肴。

要一步一个脚印,从最基础的学起……”

没想到鲍大楚还未说完,三娘便提前将他准备好的话讲了出来。

“合着你都背会了是吧!”

鲍大楚看着三娘,哭笑不得。

三娘指了指自己的耳朵:“都生茧子了。”

“记性好是吧!

我考考你。”

说着话,鲍大楚将萝卜和刀递给三娘。

“又削萝卜啊!”

三娘一心想着美味的河豚,接过刀时颇有些垂头丧气。

三娘刚要动刀,却又被鲍大楚喝止:“怎么?站案都不会了?耷拉个脑袋。”

“双脚分立,挺胸抬头,双肩要平,身体放松,目视菜案。”

三娘有气无力地背着口诀,并按照要求摆正了自己的姿态。

“好,开始吧!

切丝。”

鲍大楚见三娘站好了,便示意她可以开始。

三娘学艺也有一段时间,刀法也称得上娴熟,唰唰唰唰将萝卜皮削干净,放在案上,菜刀翻飞之间,那萝卜已变成晶莹剔透的根根细丝。

三娘放下刀,邀功似地走到鲍大楚身边,心想:“这下,你可要教我做河豚了吧!”

鲍大楚却径直走到案前,细心摊开案上的萝卜丝,仔细端详着,时不时从里面翻出一些来。

过了一阵,最终翻出七根,告诉三娘:“这七根略微粗了些。”

“不想教就不教,何须来故意找茬。”

三娘将小嘴一撅,显然是恼了。

心中越想越是委屈,泪水也禁不住在眼中打转。

鲍大楚最是见不得女人哭,见三娘那又恼又委屈的模样,竟有些不知所措,终于叹了一口气,径自去取了一个萝卜来,刀在案上上下翻动,切出有节奏的声响,口中道:“切菜也是要技巧的,左手持料要稳,右手下刀要准。

只有切的粗细均匀,才能保证烹饪时所有的材料同时做熟,口感一致。”

不一会儿,案上便又多了一堆萝卜丝。

鲍大楚看着三娘,告诉她:“萝卜切不好,只是影响烹饪的口味而已,河豚若处理不好,可是要命的。

所谓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切不可贪图口腹之欲,要知道欲不达的道理。”

说罢,鲍大楚便转头离开了。

三娘走到案前,翻看了许久,却始终没能在鲍大楚的萝卜丝里挑出一根粗细不均的来。

佩服之余,却又在想:“千丝万缕,不过切出七根残次品而已,又有什么关系?若非金口玉口,是决计吃不出来的。”

心思一动,又见厨房无人,看见水缸里几条活蹦乱跳的河豚,总也忍不住要拿来练练手的冲动。

“师父,今天就让你见识见识,三娘的刀工。”

说干就干,三娘拎起一只河豚,学着师父的样子,割鳍、去嘴、挖眼、剥皮,一气呵成。

接下来,便要剖开鱼腹,取其内脏了。

三娘听鲍大楚讲过河豚毒的厉害,且其毒素都在内脏,因此颇为小心。

待将内脏全部刮去,早迫不及待从豚身上划下一小片肉,连酱汁都没准备,便忙不迭塞入口中,当真是入口即化,鲜美无比。

“哼,你不是说我不行嘛!

我倒让你看看行不行。”

想到这一节,三娘便捧起河豚,蹦蹦跳跳地去鲍大楚住处邀功。

“咚咚咚,”

三娘刚刚敲响房门,正欲张口喊出“师父”

二字,却突感舌尖口腔里一阵酥麻,随后便觉得腹中绞痛难忍,不由跪倒在地上。

鲍大楚正疑惑有谁在敲门,询问又不言语。

开门一看,却见三娘倒在地上,表情痛苦,汗如豆下,待看到她怀里捧着的河豚,心中大骇,急忙将三娘抱在怀里,一边大声喊着自己的好友神医尚品的名字,一边向神医居所尚品堂奔跑而去。

朦胧间,三娘只觉得被一双大手紧紧拥着。

她将头深深埋进那宽阔的胸膛里,以求能稍稍缓解自己的痛苦。

三、岁久生情

尚品堂中,药香袅袅。

一个面容慈祥的长眉白老者正端坐堂中,前些日子,他听闻自家兄弟尚德说,那朱雀阁中有一味传世灵药,名曰:“雀灵丹”

,能解百毒。

他却是不信,万事万物,总有生克之道。

医道又有对症下药之说,如何能有解百毒之物呢?

可转念一想,这“雀灵丹”

既然被四大派之一的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