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八章 千里送温暖 新的时代 新(2 / 4)
nbsp; 主旋律商业大片《湄公河行动》上映20天,总票房突破20亿元大关,累计报收20.08亿!”
“华语电影市场,正式进入20亿元票房时代!”
“魏晋导演刷新由《变形金刚4》保持的国内票房纪录,成为两岸三地首个20亿元票房俱乐部导演.”
“距离电影公映结束尚有四十天,《湄公河行动》能创造三十亿的奇迹吗?!”
“.”
媒体一连串的报道,让《湄公河行动》和魏晋直接登上了热搜,其余一切娱乐资讯统统都被镇压!
整个电影圈,突然有一种“换了人间”的感觉。
这真的太快了,让人难以置信,这才二十来天的时间,就直接进入二十亿票房时代了?
按照媒体所言,剩下的公映时间,还有四十来天,以目前四千万左右的日收,这部电影到底要创造多少总票房?
事实上,这完全是圈内想多了,一部电影的票房收割期,怎么可能有那么长?
《湄公河行动》能保持目前的日收,全靠相关部门的力挺支持,后续的票房情况不容乐观,大概率会呈现断崖式下跌。
反正魏晋觉得,三十亿肯定是没戏的。
不过即便是这样,对于几大出品方来说,《湄公河行动》也堪称是有史以来最为亮眼的成绩。
中影这边,哪怕在忙着《长城》的相关工作,也在一天之内连发三条公告。
高度赞扬集团在《湄公河行动》上取得的耀眼成绩,以及喇裴康、韩三坪两届中影董事长作出的巨大贡献。
这种多少有些自吹自擂的行事风格,刺激到了同为国企的上影和西影。
都特么是搭顺风车的,就你丫的作出什么贡献了?
不过吐槽归吐槽,两家也不甘落后,在中影第一条公告之后,紧接着也发表了相似的内容。
包括电影局这边,也罕见的发了一封贺函,庆祝国产电影迈入新时代。
当然,最夸张的还是金盾这边,又给申请到了晚上联播的15秒报道,牌面堪称是拉满了。
不过也难怪,对于这些国企和事业单位来说,赚多赚少或许不是最重要的。
关键是《湄公河行动》,这是主旋律电影!
对中影、电影局、金盾,乃至部里来说,这就是最大的政绩!
是可以在报告里,连续写上好几年的那种!
不过电影圈可不管什么政绩不政绩的,大家伙只关心和羡慕山河传媒等七家出品方的分账情况。
按照之前魏晋和院线的对赌协议,出品方和发行方可以拿到47.5%的可分账票房。
仅以目前的20亿票房来计算,去掉电影专项基金和特别营业税,单单可分账票房,四家就能拿到8.71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七百二十八章千里送温暖新的时代新的项目(第2/2页)
另外,此类高票房电影还享有本年度“电影专项基金”的奖励和补助,这是2012年推出的政策。
按照政策解读,票房超过15亿的,对应的奖励资金高达1500万。
再加上贴片广告的8400万、版权交易的1860万美金、尚有40天公映期,保守估计入账个五六个亿的票房.
算上所有营收,再去掉2.5亿的制作成本和1亿的宣发成本,圈内得出个结论:
这部《湄公河行动》的纯利润,绝对可以超过9个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