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孙司徒替宋时安说话(2 / 4)

加入书签

是……嘶,我搭这腔做什么啊!

    不会要算成是我逼死的崔廷吧?

    冤枉啊!

    我还挨了这一拐杖呢!

    这就是成效。

    皇帝看到,百官逐渐反应过来,开始有了恐惧,对于可能而来的清算,都不安起来了。

    这些人,都被这老狐狸算计了。

    吴王,你懂了吗?

    皇帝瞥了眼吴王。

    吴王在一愣后,没太反应过来,有些迷茫。

    而叶长清,瞬间醒悟。

    这棍子,打得好啊!

    这崔廷,晕的好啊!

    从二品,京都五望崔氏的家主,在朝堂上,被同僚咄咄逼人的气晕了。

    我们崔大人都这样了,你们还好意思逼他们吗!

    不就是提了一个小小的,给外孙报名科考的要求吗?

    就至于要把他弄死,你们心狠啊!

    “崔廷所说的,诸卿怎么想?”皇帝问。

    没人太敢说话。

    这时,皇帝对古易新问道:“古师,你觉得呢?”

    “从未有过这样的先例,老臣也不知道如何是好。”首席大学士在斟酌后,说道,“全凭圣上决断。”

    皇帝其实已经有拉偏架的意味了。

    不过因为不是很明显,所以下面还是有些人装作没看出来,继续表明自己的立场。

    可古易新一向以有才有德而闻名,无欲无求,对于这涉及到党政的事情,自然不会掺和进来。

    “那晋王,科举是你负责的,你觉得呢?”

    其实皇帝本来就没想问古易新,纯粹是想用他过渡到,这个真正的目的。

    晋王一被问,紧张的人,瞬间就不止他一个了。

    吴王,也被牵动了。

    没错,皇帝这是在逼晋王做出选择。

    他先前分别的召见了司马煜,以及吴王和晋王。

    其中,特意跟晋王说了,期望他和吴王好好的守住江山。

    魏翊轩,做出你的选择。

    “回陛下……”

    晋王刚准备把球再踢回皇帝,可中平王的那一瞪,让他知道,再退下去,人心会散了。因此,他开口道:“如若是按照大虞的律法而言,的确是没有说过,戴罪审讯期间,不能参与科考。”

    这句话,看似说得相当客观。

    但百官一下子就听出来了,这是在偏袒他们。

    因为用的是,‘如若是’。

    就意味着,有后面的一句反转。

    “陛下。”晋王抬起头,说道,“我大虞,要依律行事,那崔右丞之举,就合法合规。可是,臣属实觉得,倘若牵扯到案情审讯,不宜有科考资格。”

    这番话,说得是相当得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