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皇帝想杀人了(2 / 4)

加入书签

的怼。

    要是能够用刑就好了。

    但这个人,是真的碰不得。

    大概两刻(三十分钟)后,宋时安终于是看完了。

    用笔,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然后,又用手指裹红印泥指纹画押。

    “宋时安,这只是第一次,像这样的问话,审讯还会有很多次,你要对你说过的话负责。”

    济明起身前,对他提醒道。

    这句话能够看得出来,他对自己的‘示好’。

    按照正常的审讯手段,不会打这种招呼,也不会说要反复审。

    他的意思很清晰:说话要慎重,不要前后矛盾,不然后果很严重的。

    “好。”

    宋时安平和的回应。

    而后,就由狱官亲自的带着他,回到监狱。

    审讯的一群人,则是在大理寺里,等待上头决定。

    这时,汪辰像是正好卡了点一样,回到了大理寺。

    并且对济明和孙恒,他相当抱歉的笑着说道:“哎呀,没有一个贤妻,真是家宅不宁,一点事情,非要闹得鸡犬不宁。这里,我就很羡慕二位呀。”

    “汪大人还真是体恤夫人。”孙恒却笑不出来,相当平淡的说道,“下一次的审讯,不知大人能不能在?”

    “这是必然在的,大理寺职责为先嘛。”汪辰笑着应道。

    而左右监,对他的意见已经不小了。

    虽然都是他的属下,但在这种时刻,没有担当,是很下头的。

    倘若真的要让他当上九卿中,极其位高权重的大理寺卿,那这个机构,可就是废了。

    因此,绝对不可能让他上去。

    到时候,朝廷来问询他代大理寺卿期间内如何,两个人都心照不宣的达成默契——不可能给他说好话的。

    不过就不劳他俩费心了,汪辰根本就没有做能转正的指望。

    能够在这一次‘琅琊兵变案’平稳度过,那就是万幸了,还想着趁机升一把?

    闹呢。

    那个位置,要么是宋靖的。

    要么皇帝再安一个他放心的人选。

    “怎么说?”汪辰问。

    “这是口供书。”济明呈给他。

    而他在看过后,面露了一些凝色:“这样下去,没一个月怕是审不完。”

    工作量又增加了。

    “那怎么说,要直接报上去吗?”孙恒问。

    “直接交给宫里吧,什么话都不要说。”汪辰道,“到底怎么审,那还不是陛下一句话的事情?”

    按理来说,大理寺都会对于审讯,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因为不可能说罪犯自己说什么,就是什么。

    但没人能够定义,宋时安到底是不是真罪犯。

    最终,口供书原封不动的由大理正,上呈到宫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