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去朔风,建功业(2 / 3)

加入书签

sp;“公公说的是。”

    欧阳轲笑着点了点头,接着拿起卷薄,翻看过后,道:“哦,刚发现,漳县的县令还有半年就要告老了。孙谦公子如材优干济,确实是值得好好培养。”

    并非刚发现。

    县丞是代理的,县令是马上要退休的,那这个岗位,就是精挑细选出来,最有发展潜力的。

    只要在任期内不出什么,比如山贼图了一个村,或者说暴民把县监牢大门拆了,里面的囚犯散是满天星,那就是最快的正八品到正七品。

    这样的岗位,每一届都会有几个。

    留给的,自然是那些最有背景的人。

    这是相当合理的,甚至都算不上什么权力资源交换。

    毕竟本来就是要给出去的,当然是择‘优’而仕。

    其它亚元也是如此,不全按照成绩和才干,而是按照家世背景,逐步的分配完毕了。

    其中范无忌(第三)去了军队,正八品。

    高云逸(第四)下了县,做县尉,从八品。

    其余的,其中有两人做了正九品的学士。剩下的,则是全部都在正九品的位置上候补着,无官可做。

    当然,在一年之内,基本上都能够候补到职务。

    现在就是在家领点基础工资,然后等缺了。

    这样还能备考一下明年的进士。

    很多人是很情愿这样的。

    至于其余的普通举人,在前几天,就安排好了职务,大多数都是发散出去当吏,少数几个家里背景硬的,还是嫡子的,像宋策这种,则是能混个无实权的九品或从九品。

    所以说啊,分能够考高得话,还是尽可能多考一点。

    真的有用。

    而把今天的任免整完后,陈公公的监督工作也就结束了。

    “那陈公公,最晚明日下午之前,尚书台的委任奏疏就呈交到宫里了。”欧阳轲说道。

    “还是烦请快一点。”陈公公说道。

    “是急要吗?”欧阳轲问道。

    这时,陈公公笑了笑后提醒道:“后日早上,去朔风的军队就要开拔了。”

    “…对对对。”

    欧阳轲这才反应过来,尴尬的笑了笑。

    虽然尚书台给出的意见是,让宋时安去宜州某县,但他自己也提出了不同的意愿。倘若皇帝答应了,那他就要随军去朔风,如此时艰,当然没有精力单独护送他去一次战场。

    “那咱家,就告辞了。”

    “公公慢行。”

    就这样,目送着陈公公远去。

    欧阳轲那微笑的表情,也逐步的变成松弛且平和,并叹道:“倘若让宋时安活着回来,他在官场,就势不可挡了。”

    “恩师,那他能活着回来吗?”

    于修询好奇的询问。

    欧阳轲看着他,问道:“你觉得呢?”

    稍作思忖后,于修摇了摇头:“不,十死无生。”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