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章 十箱青纸(1 / 3)

加入书签

    下邳,自关羽回师后就在城外军营操训新旧之兵。

    许都即将对他封侯的消息也在有心人推动下快速传到这里,下邳城中官吏的态度也开始摇摆。

    县官不如现管,何况关羽执政地方时,做的也不比刘备差。

    尤其是关羽河东出身,虽然赵范辞任琅琊国相,张昭也带着青州四部家眷依附臧霸,赵基委任的县令长也多主动辞官。

    看似赵氏在徐州的影响力被扫除一空,可徐州士民主体上依旧是支持赵氏,也支持监国皇后。

    什么许都天子,他们真的不熟。

    尤其是赵基杀曹操,将曹军拆的稀碎后,更是赢得了与曹军有血仇的大多数徐州士民的好感与支持。

    谁能给他们报仇,谁才是他们的亲人。

    因此刘备入许都后,关羽代管徐州时,反而得到各方面的配合。

    而许都封侯的消息传来,徐州吏民立场摇摆,自然是不希望关羽受封许都的侯爵。

    军营之中,关羽监督吏士操练。

    休息时,他的属吏、同乡郭睦快步而来:“云长公,有许都来信。”

    郭睦递上帛书,关羽拿起铺开,垂眉阅读,只是看了几眼就挼成一团丢给郭睦:“以后这样的信件就不必拿来了,论功封侯乃朝廷权柄之所在,何必问某家属意?”

    郭睦不语只是接住帛书,他也清楚关羽的为难之处。

    关羽的儿子已经十四岁了,本在河东安邑大学读书,今年因关尚积功转职,就给安排到了太原龙城大学。

    从内心认知上来说,作为一个骄傲且自负的武人,关羽亦有挑战白马之誓的自信。

    立功封侯,在关羽这个层次看来,只是寻常武人的追求。

    大丈夫当立不世之功,破开白马之誓的禁锢,封王封公,才是当世武人的极限追求。

    至于更进一步,兵强马壮者当天子……这有些挑战关羽的伦理纲常。

    所以个人感情上,关羽也是很矛盾的,一方面不喜欢吕布、赵基的出走、自立,还搞什么监国皇后……哪怕拥立皇长子刘冯为新帝,遥尊刘协为太上皇,关羽也不会这么反感。

    另一方面,朝廷迟迟不肯给赵基叙功,何止是赵基所部不满、愤恨,任何一个边郡出身,稍稍有些良心的人,都会生出不满。

    同时也为了避嫌,所以关羽不准备参与这场讨逆平叛的战争。

    否则他这样的人去了前线,搞不好就会遭受其他友军的恶意兼并。

    毕竟他的出身,与赵基有太多的牵扯;所部徐州兵的战意、立场又不是那么的坚定。

    作为友军,稍稍谋事谨慎、做事果决的将军,都会想办法解除关羽的兵权,拆了徐州兵。

    所以现在待在徐州,等待战局发展变化,就成了关羽、徐州人的最佳选择。

    因为关羽也拿不准麾下徐州兵的真实立场,可能到了前线后,见到赵基出现在战场,那徐州兵极有可能集体反戈易帜。

    哪怕到了现在这一步,徐州地界上,也没人敢当众说赵基或监国皇后的坏话,更别说恶意造谣。

    有臧霸在,你恶意造谣,身边人把你杀了,对方往臧霸那里一跑,谁都无法从臧霸那里把罪犯讨要回来。

    徐州的形势不容乐观,想要肃清赵氏的影响力,就必须对臧霸动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