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无言以对(2 / 3)

加入书签

养好没几天,赵基第一次动手也只是敲断腿,再动手的话,敲断的可就不仅仅是腿,也不仅仅是荀攸一人的事情了。

    就算陈纪、荀攸豁出性命,肯为己方疏通天子门路。

    可天子会出手?

    袁术造逆,公然称号建制策封公卿百官,结果最急的是赵基,朝廷这边呢?

    公卿也都集议过,孔融评价袁术为‘冢中枯骨’,意思很明白,那就是没必要跟一个发疯的傻子较真。

    冢中枯骨,骂四世三公的袁氏家族已经后继无人开始衰落;评价袁术、袁绍不是人,连守户之犬都不如。

    面对一条疯狗,真没必要去较真,等对方这股疯狂的劲头过去了,那离死也就不远了。

    这不仅仅是孔融一人的看法,也代表着公卿、天子的主流意见。

    袁术造逆,那个时候天子尚且不着急,更别说是现在叛军势头被遏制,并遭受赵基的重创,这种情况下叛军各部军心慌慌各思退路,已不足为虑。

    所以天子、公卿们真不着急,又何苦冒着得罪吕布、赵基的风险,来出面斡旋、庇护曹操?

    这次出手,不管成功与否,都会引发赵基、吕布的报复。

    最可怕的是,当公卿、天子鼓足勇气尝试介入、调停战争时,却被赵基、吕布无视……这对天子威仪的打击是致命的。

    调停之前,没人知道能不能成功,都默认天子有这个影响力,自然会敬畏天子、汉室朝廷的影响力。

    可调停失败,对天子威望、朝廷影响力的打击是很沉重的。

    易地而处,公卿们自然不乐意去赌,这种事情对他们来说不管输赢都是亏。

    因而以曹操的理智来说,他不可能把希望寄托在公卿、天子那里。

    对公卿来说,现在最重要的就是稳定朝廷秩序,时间沉淀数年,公卿与朝廷的影响力就能快速恢复。

    对天子来说更是如此,一个不具体执政的天子,自然不可能犯错。

    这些年各地灾难再多,也不会有人迁怒、怪罪于天子。

    因而天子虽然已经冠礼元服,可没必要急着夺权亲征,再拖三五年,天子的希望更大。

    不能指望公卿、天子,也不可能求赵基抬手放过,总不能去求吕布?

    荀彧心思百转,看完军书后转给郭嘉、程昱与丁斐阅读,这三个人也都是为难之色。

    如今真的是进退两难,这一步退了,就等于政治死亡,还不如豁出去跟赵基拼一把。

    这样就算输的再惨,也会让袁绍、天子、公卿、天下人知道己方敢于跟赵基这样的权臣作战。

    就算军队元气大伤,遁回河北,袁绍依旧会视己方为肱骨、臂膀。

    如果政治死亡,坐实了与袁术谋逆的罪证与舆论,就算带着军队全须全尾撤回兖州东部,那肯定会引发内部的动乱。

    甚至就连袁绍都会嫌弃曹操恶名沉重,怕影响到自己,会主动与曹操切割。

    这四人沉默中,曹操声音干哑:“形势危急,诸位是何看法?文若先说,出兵讨陈国逆臣本就是文若力荐,如今赵基存心不良,该如何是好?”

    家属人质已经在袁绍那里送了一遍,现在就是想给吕布或赵基进献人质,也缺乏余地。

    这个问题太难了,荀彧也卡在了那里。

    如果没有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