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各有取舍(2 / 3)

加入书签

p;  自许都骚乱后,吕布就亲自保管自己的印信,以避免再次发生‘空印案’。

    用印后,吕布见杨俊神情恍惚,就说:“季才,事到如今,我又能有什么良策?就是杨子奇复生,将杨文先从监牢中请出来,再加上赵司徒、中书令、卫将军这些人,他们都知道该怎么做,可又肯明言?”

    颇感心累,吕布倾诉着:“他们都清楚收留、救治染疫叛军会带来灾难,会让兖豫更多士民受害。眼前如似灭火,他们绝不会下达灭火的命令,宁可火势延烧,也要故作不知,以养护清名。”

    “是,是臣疏忽了。”

    杨俊敛容,说:“若是曹操来,又岂会像大将军这样踌躇为难?也不会像大司马那样置身事外。”

    以他对曹军的了解,面对这样失去抵抗力的残兵,别说曹操授意,曹操连约束青州兵的能力都没有,只能看着青州兵擅自出营,去争抢残兵头颅与各种生活器皿。

    前线张辽、魏越表现的虽然冷血,但绝非残暴,保持着对军队的控制力,没有擅自去猎首、争功,哄抢残兵的军资。

    赵基也是一样的,压制士兵的贪婪,抵挡住了诱惑,主动撤离战场区域。

    吕布这里更是再三为难,下达了处决命令。

    真让曹军来,自曹操以下,哪个会犹豫?

    吕布也不清楚杨俊的言语有几分真心,此刻也是颇感疲倦:“就这样吧,明日我再与元嗣商议陈县战事。曹操随时能顺鸿沟入陈国,我不希望元嗣与曹操交战,可若曹操主动发难,我也不会对他留手。”

    这下杨俊神情舒展许多,身负恩师血仇,引导吕布或赵基的力量去消灭曹操,本就是杨俊身为边让弟子的责任与道德义务。

    现在就看赵基那边能否勾动曹操,曹操敢率先出手,那一切就好说了。

    关键的是,吕布这里已经松口。

    赵基若真有一战歼灭、重创曹操的机会,到时候抓那么多俘虏,难道还找不到证据?

    失去军队后,曹操即便活着,谁又会听他的辩解?

    可杨俊并不觉得感动,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

    之前纪灵守御半个汝阳军营,徐州战场局势不明。

    如今纪灵弃军而走,陈国战场就剩下围死袁术一事,曹操的重要性大跌。

    东线战场刘勋反戈易帜,朝廷影响力骤增。

    这种情况下,吕布已经不在乎曹操的存亡,更不在乎袁绍本人的态度。

    如果赵基、孙策攻势足够迅猛,赶在曹操大军抵达前一刻攻陷陈县……那么,完全可以治曹操一个护国态度敷衍有失人臣之义、目无社稷存亡,与贼臣袁术勾结的综合重罪。

    吕布也很烦曹操,弄死曹操,张杨才能全取兖州,充当他的头盖骨,去抵挡袁绍的侵蚀。

    至于赵基、孙策敢不敢围攻曹操,吕布只能等待结果,绝不会介入进去。

    而在陈县西郊,赵基临时营地内。

    孙策递上了一封箭书:“大司马威势慑人,袁术请求明日出城,欲与大司马阵前问答。”

    赵基瞥一眼箭书内容,也想去看看袁术这个人,就问:“孙侯如何看袁术?”

    “此人出身名门,弱冠之际名重雒都,然而为人鸷勇行举蛮横,颇有轻侠之风。”

    孙策思索着,继续说:“只是袁术屡次兵败于曹操,锐气早丧。如今为大司马所威慑,以卑将之见,此人或许也生出退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