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张纮之谋(3 / 3)

加入书签

 袁术很擅长扯虎皮,当年也是扯着虎皮,一口吃掉了孙坚手里裹挟的荆州常备。

    作为回报,还是延期支付,在讨董之后给了孙坚一个豫州刺史,转手就让孙坚去打刘表。

    而袁术得到荆州兵后就急匆匆的想要从南阳大姓这里爆金币,结果被南阳大姓教做人,荆州常备大军溃散了许多,更是断绝钱粮供应,最终被南阳大姓驱逐。

    别的地方吃汝南袁氏四世三公的招牌,南阳大姓不怎么认这个招牌。

    孙策很清楚袁术的致命弱点,追着殴打袁术,别给袁术勒索周围豪强的机会,那袁术就会暴死。

    张纮的提议中规中矩,孙策自然听明白关键,就是杀掉袁术的使者张承,激怒袁术,让袁术发兵进犯。

    到那个时候,生存危机下,陈登、刘备肯定会配合孙策,以便协力击退袁术。

    然后丢掉徐州这个烂摊子,脱身之后,咬着袁术打,不给袁术喘息、恢复的机会,活活殴打至死。

    最后,向朝廷表功,讨要封赏即可。

    别的不说,两淮、吴越地区还是可以抓到手里的。

    就刘繇那个手下败将,现在就算是返回江东,又怎么可能站稳?

    打死袁术,足以威震天下。

    占据两淮,兵力雄厚,十倍于当年渡江之际,再打一个早已丧胆的刘繇,岂不是手到擒来?

    张纮简单一句话,就规划了接下来的路线。

    反正又没把刘备得罪的太深,真正倒霉的是陈瑀,也放陈瑀回去收合溃兵。

    孙策听着,感觉可以这么做……可迟迟无法当场答应张纮。

    比起家乡,孙策更喜欢少年读书、生活的徐淮地区。

    朝廷认可的徐州牧,对他来说有一种衣锦还乡的荣耀感。

    张纮也不逼孙策,孙策不是你逼迫几句,就能按着你的心思下决定的人。

    张纮耐心等待,片刻后,孙策下定决心了:“子纲先生代我去见陈文龙,向他申明我效忠朝廷的心迹。我这就去杀张承,以张承首级为信物。”

    张承出自河内郡望,他的头颅,可以作为盟誓之物。

    至于其他的东西,如神圣的白马之类,孙策这样实用的人看来,白马也就那么一回事,盟誓杀马过于浪费。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