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奉先知己(2 / 4)

加入书签

;“甚好。”

    张杨长舒一口气,就说:“袁氏强横,河内有此强邻,昼夜不安;李郭二贼已是夕阳,就恐河东之士因此不满。”

    “唇亡齿寒的道理无须反复赘述,袁曹狼狈为奸,俱为国贼。坏河东、河内之盟者,想必居心叵测,必是袁曹奸细。”

    赵基重申自己的立场,张杨也是点头表示认可。

    他陆续看完这些书信、公卿手书,就说:“今中原能与曹操抗衡者唯有温侯,不知赵侍中可愿与温侯联盟,以期来日同讨曹操,将之逐入河北。”

    赵基扭头去看韩述:“去准备饭菜。”

    “喏,仆告退。”

    韩述高声应答,还看一眼薛洪。

    薛洪也主动向赵基、张杨拱手,跟着韩述退走,远离三十步之外。

    周围没了第三人,赵基放缓语气:“不知将军所言的结盟,是如何模样?”

    “表奏温侯为豫州牧,下诏刘表、刘繇、刘备、陈王各方与温侯联合,内御袁术,对外则声援温侯。”

    张杨说着,从袖中掏出一份画好的地图双手递给赵基:“如此宗藩联合,足以与北面袁曹抗衡。”

    赵基接过帛书,翻开扫一眼就明白张杨的规划,感觉这家伙想吃冀州。

    河内与魏郡紧挨着,袁绍吃掉公孙瓒后,调头就要吃脑袋边上的河内,而北海孔融就在袁绍的脚边,也不会放过。

    张杨、孔融能活到现在,就是袁绍没时间收拾他们,也需要他们充当缓冲。

    客观上来说,张杨积极靠拢、接应朝廷,就是在谋求活路、退路。

    如果有机会击垮袁绍,张杨只要抢夺隔壁的魏郡,那基本上就抓住了大半个冀州。

    强推吕布做讨袁盟主,吕布肯定会扶植张杨占有河北。

    河北不河北的,跟自己有什么关系?

    赵基浑然不在乎,就说:“据我所知,曹操攻掠汝南,吕温侯与陈王皆举兵观望,不曾出兵阻挠。”“诶,温侯有心无力。”

    张杨长叹一声:“据我所知,温侯如今麾下健骑八百余,亦困于钱粮不足。若是能得到豫州牧之位,则兵士、钱粮不难征集,所缺唯有马匹。若是赵侍中能割舍些许马匹,温侯自能反击曹操,使之不敢西顾,则朝廷入雒,安稳无忧矣。”

    赵基不急着回答,低头观摩张杨的手绘地图,就说:“抚定太原,我还要留兵镇守各处。有李郭在后,我短期内不敢轻离。如今四月中旬,若是再等四月,马匹秋膘肥壮时,我亲自出兵护送马匹去见温侯。”

    四个月时间,足够与吕布以及诸刘进行一次较高层次的对话。

    为了遏制二袁的壮大,哪怕李傕郭汜主导下的朝廷,也委任刘繇接管扬州。

    只要朝廷自己骨头硬,诸刘宗藩自然没有躲避的余地。

    就算不出兵,也要进行声援。

    否则的话,诸刘宗藩等于自废武功,内部会出问题。

    “侍中竟要亲自护送马匹?”

    “对,我要亲自去看看曹操治下何等模样,再者我虽少居稷山,但对吕温侯也多有崇敬。”

    赵基扭头看绿色稻田:“我要见见他,跟他比拼一番射术。”

    少年人的好胜心,张杨理解这个。

    就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