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两条大腿(2 / 3)
拿了朝廷讨伐诏书的白波贼,河东大姓即便反抗,可下面的部曲私兵不怎么敢打,寒门乡党们也会观望。
所以客观上,只能束手旁观。
毕竟拼的再狠,北边有匈奴,西边又是李傕郭汜……前景黯淡,河东大姓们也就放弃了投资,只想将天子、朝廷礼送出境。
种种一切的根由,就在于‘王师’覆没,如果天子迁徙队伍完整抵达河东,河东大姓自然会积极投资。
哪怕王师损伤一部分,百官、宫人队伍完整也是可以的。
百官规模千余人,最次出身也是寒门,都有人脉在身。
朝廷百官自能发挥影响力,想办法从关东各州汲取物力、人力支持。
可基本上十不存一,活着抵达的都是高层公卿,中坚力量几乎葬身乱兵之中。
这么凄惨的榜样摆在面前,河东大姓又怎么敢贸然入仕?
还有宫人团队,不管是新阉割的中官,还是宫女……能选入的,最次也是良家出身。
这些人也是有广泛人脉、影响力的,可活着抵达河东的宫人不到十个。
这种情况下,河东良家子又怎么敢把儿女送过去?
就是因为败的太惨,整个河东选择了观望。
成立虎贲,只是推动天子、朝廷继续迁徙的筹码和必要代价,也能算是投资。
而意外的是,这只虎贲以悬殊的伤亡比重创了来犯的匈奴小部,又吃掉了豪强侯氏。
还将李乐射杀,赵彦又是个打过仗的人,已经挽起袖子要跟白波诸将拼命。
形势已经大变,现在的朝廷已经重新拥有了王师,应募的虎贲郎立有功勋,可以快速充实朝廷各机构。
除了宫人团队一时之间很难补齐外,此前朝廷缺失的三条大腿已经补齐了两条。
卫固或许没有清晰认知到这些变化,但本能察觉到了凶险。
真让贾逵安排的进献金帛送到朝廷那里,朝廷里的公卿有心袒护卫氏,也不好意思在天子那里说情。
那么等待卫氏的,无非就是侯氏的命运。
与思索全局的裴秀不同,赵基只是单纯在思索天子。
这位天子的经历,比刘病已好不了多少,可以说是饱尝士民苦难,历经动乱灾害,是真正了解民情、世界的天子。
但桓帝、灵帝也是宗室入继,知道皇城之外的民间景象。
赵基也只是稍稍想了想,单独创业太难了,哪怕袁绍也要依赖各方士人,曹操也不例外。
纵然是今年开始渡江征讨江东的孙策,虽然依赖武力,可行政方面也需要徐淮士人的帮助。
国家不是一个人的国家,事业也不是一个人的事业。
想要做事就需要很多人手,朝廷就是个极好的‘聚灵阵’,自己从中选人即可。
朝廷这里聚的多一些,袁绍、曹操、刘表、刘备、孙策那里就少一些。
自己依靠朝廷,再选合适的人来充实自己的小团队。
未来形势变化,审时度势,未尝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当王侯或者将军、军阀还是庄园主,又或者开玩笑那样去当匈奴名王……都只是想尽可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不被其他人胁迫、驱使,能过上安逸、富足、安全的生活即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