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八章 破缝(2 / 4)

加入书签

nbsp; 崇德皇帝正在疯狂调兵。

    阵线正在快速变薄。

    “大帅,雁门营已疲,该撤下来了;北元营耐战贪功,尚无报告,但也鏖战良久。”

    “宗人营……”张献忠有点无语,皱着眉头道:“金蝉子和辽阳营的孙龙在请战,要求进军。”

    礼衙尚书在心里嘀咕:有病!

    就不料刘承宗病得更严重,理所当然道:“传宗人辽阳二营,以车阵向前跟进,挡在北元雁门二营前面。”

    “大帅,歹青变阵,势必反扑,这俩营扛不住。”

    “无妨,让他们进,再传第一旅,命高应登率军跟进。”

    刘承宗当然知道黄台吉要反扑,也知道宗人辽阳二营扛不住战线。

    但这会没得选,他们必须把车阵压上去,压上去没准就能扛住了。

    因为不压,就等于放弃了先前战果,北元雁门二营一撤,歹青军随即反扑,就能倒地的正蓝、镶白二营失去战斗力的士兵带走。

    虽然那两营兵就算带回去,也很难继续投入战斗,但只要没打死,在刘承宗看来就不算战果。

    反过来,刘承宗也同样知道,金蝉子和孙龙为何急于进军。

    宗人营的营兵,打这仗可能会飘。

    因为营中有大概三成士兵,此前根本就没正经打过仗,只是没完没了地跟着刘承宗的行军,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他们只有被元帅军正兵、蒙番兵追着砍的经验。

    所以这样身处强军之中,侧击敌阵的战斗,很容易让他们对战争认知颠倒错乱,觉得八旗军不堪一击。

    实际上这种站位,行军中猝然遇袭,搁谁来了都不堪一击。

    能在凌乱中以一两个营为代价,重新整队,就算虎狼之师了。

    兴安岭一战,元帅军由王承恩、丁国栋、贺虎臣、冯瓤组成的北路偏师,就以丁国栋营被撞成两截为代价,王、贺两营马队快速支援,才让冯瓤展开车营,得以让大军重整队形。

    现在的情况也差不多,只是这支八旗军,远不如兴安岭一战的八旗军精锐,才付出更大的代价。

    但刘承宗很清楚,参将金蝉子不会脑袋一热就飘起来。

    这是个宗室猛将。

    当年平凉城外,凭掌中柴刀套杆的朴刀、胯下逮谁咬谁的黑驴,肆意驰骋,杀得平凉卫军与韩藩宗室满地跑,最后让宗室、义军、狮子营围大圈看驴片的场景还历历在目。

    后来刘承宗进青海,金蝉子死了一个又一个,唯独这个第二代是常青树,直到刘承宗从青海杀回关中,他还活着,在宁州搞山寨,活得很好。

    要说他菜,兵法韬略、手下宗室老兵,跟大明边军的一线猛将强兵相比,肯定有所不如。

    但也不至于像其他宗室那样,根本没打过仗。

    金蝉子肯定知道厉害关系。

    再加上孙龙,那也跟着李九成横扫东路兵马的老叛军出身,这俩人联名请求进军,刘承宗估计,也是拿下突阵的战果。

    事实上也跟他想的差不多。

    传令骑兵在战阵疾驰,向前压阵的命令一经送抵,宗人营当即战旗招展,抬枪战车齐齐转头,碾过遍地尸首,零星的大弹射击,向前轰然压去。

    不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