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七章 消耗品(3 / 5)

加入书签

    没规矩。

    眼下横山山区的百姓正在他们的协助下编户,为接下来归入延安府做准备。

    至于他俩的兵马,元帅府也派去虎贲军官与羽林郎,押了一批缴获的明军制式装备。

    目标是精简人马沙汰老弱、给他们整编出两个独立千总部。

    在今年接下来的北征攻略中,刘承宗打算把他俩部署在延绥镇和宁夏镇相连的侧翼,作为渗透两镇的先锋军。

    相较于元帅府的盐法,茶政要费劲得多。

    毕竟刘承宗手握最大的青盐产地,而陕西的花马池盐城也在二道边墙之间,眼下是元帅府与宁夏镇之间的无主之地。

    而茶政的问题在于,西北虽有一些地方种植茶叶,甚至在西安、渭南、宝鸡等地,还能产出品质极高的茶叶。

    但产量太小了。

    于元帅府而言,茶叶的品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产量。

    现有茶叶,就连元帅府的正规军供应都时断时续,始终无法满足生活所需。

    根本就不需要考虑乌斯藏、青海、天山、漠南等地数以三百万计的蒙番诸部。

    因为刘承宗手下的元帅军,饮食结构非常接近汉地臆想中的游牧战士。

    就是那种整天抱着马奶顿顿顿,奶酪、酥油、大肉吃不完的游牧贵族。

    而实际上的游牧战士连姓都没有,跟牛羊马一样是封建贵族私有财产。

    而且是地位远超牛羊,既能放牛羊,还能端着长矛去怼人的财产重要组成部分。

    天下岂有财产吃财产的道理!

    元帅府的茶叶潜在市场,甚至超过整个大明。

    但尴尬的地方也就在这了。

    即使是把大本营搬到西安府的刘承宗,表面上掌握了西北最大的制茶中心,特产是茯茶。

    但这个制茶中心它,它种植最多的作物是棉花和粮食,一棵茶树都不栽。

    被刘承宗任命为巡茶御史的三原人梁兴,也是盐商。

    不过不同之处在于,梁兴不光在扬州有盐窝,还在泾阳有自己的茶号、招工开厂,买卖做的也不小。

    如果说孙振生相较于商贾,更像是个里居士绅,那么梁兴就是个商人。

    他对组织团练对抗元帅军没啥兴趣,就捐了十两银子。

    并且在从冶鼎那得知,元帅府要召见他商讨商业事宜,临出门前就给自家茶号改了名。

    叫刘大盛。

    而且他还不像孙振生空着手来,随行仆役十余人,携山西的绸缎、耀州的窑器、鹿茸虎骨、泾阳茯砖,甚至还有两张虎皮。

    虽然对刘承宗来说,都是些常见的物什,但搁在民间,也都是比较贵重的礼物了。

    等到见了刘承宗,因为梁兴要年轻得多,大元帅一声兄长,给他喊得都打算捐资助饷了。

    西北绿林总瓢把子喊我好哥哥,这谁顶得住啊?

    对这人,刘承宗就没问他盐的事,只聊茶。

    梁兴对刘承宗的尊重也投桃报李,在商言商,以自己的专业眼光,给指了一条明路。

    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