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四章 张缙彦(4 / 6)

加入书签

    虽然这个人看起来挺冷静、挺正常。

    但刘承宗断定,这玩意又像当清涧知县时候一样,开始凸人设了。

    不过无所谓。

    刘狮子已经从张缙彦的履历认识到,此人的智、能确实都是上选。

    为官两任,有一点骗来的功绩,但没出大问题。

    而改旗易帜,非常顺滑。

    整个人特别稳,显得对这种事游刃有余。

    但人品差。

    别说包袱了,那道德根本就没有。

    为自己升官,谁都能哄,谁都能骗,除了他个人前途,什么朝廷君父、师徒情谊,全是身外之物。

    刘承宗对张缙彦,是一点儿都不提防。

    对这种人没啥可提防的,只要元帅府不走下坡路、有他大展身手的机会,他就会非常忠诚。

    如果元帅府开始走下坡路,那刘承宗需要操心的人可就太多了,张缙彦一个文官,也排不上号。

    张缙彦三十出头,穿绒面貂裘,收拾得干干净净,进了军府衙门的大堂。

    刘承宗看着他的貂裘,笑道:「冬衣发下去了?」

    张缙彦低头摸着裘袍,满是欢喜地应道:「是,三天前礼衙发的,小臣多谢大帅恩典。」

    帅府没有专门的官袍料子,只有做战袍的暗金刀纹料子。

    张缙彦身上穿的这玩意,是跟着元帅军冬衣一块,从兰州拉过来的。

    只不过不同等级,裘

    袍的料子不太一样。

    比如张缙彦身上这件,就只有毛领子是貂的,余下都是狼裘。

    全貂裘袍,是参将或知府才有的待遇。

    至于都督、总兵官、总督一级,都是保暖又轻便的猞猁裘。

    不过其实貂裘也好、猞猁裘也罢,这玩意在元帅府都不稀缺,反正需求相对卫拉特的产量,很小。

    而普通士兵的兵衣,则分为三种。

    一种是俱尔湾兵工厂新制的铁甲和钵胄,凭借巨大的毛皮存量,只要是适合用毛皮料的地方,比如钵胄的顿项、布面铁甲的布面、军靴的里子,都用上了。

    第二种是兰州军器局的棉袄棉裤,那边纺织业和工匠足,早前是元帅府最繁荣的地盘,因此给前线补充了大量老款式的棉袄棉裤。

    就刘承宗早前因为没有染料,制作的那种土黄色镶嵌皮革的棉袄。

    款式比较老,但棉花用料足。

    西安府驻扎的三个旅,主要补充的都是以上两种。

    第三种比较新潮,小羊羔子皮的无袖短袄。

    来自曹耀,他吃的小羊羔子太多了,运给都司佥事胡志深,发动甘肃军匠和婆姨们制了一堆羔子毛皮。

    标准就仨,均码、无袖、短袄。

    所以做成啥样的都有,圆领、交领甚至高领的都有,搞得颜色都有深有浅。

    不过三个标准决定了,谁都能穿,还能套到鸳鸯战袄外头,非常暖和,由甘肃配发给延庆、陇西两个旅,还没凑够,仅补充了四分之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