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桑枝,我是真的知道后悔了(1 / 2)

加入书签

屋顶上的人影来回无声,未曾惊动房间里的母子二人。故而,老夫人与她那所谓的“野儿子”,对此自是毫无察觉。

霜序将旧宅中发生的对话,一五一十地复述给了裴桑枝听。

裴桑枝眉梢一挑:“竟比我预想的还要热切几分,星火尚未拾柴添薪,便已呈焚身之势。”

清酒红人面,财帛动人心。

古话诚不欺她。

“那就继续好生盯着,依计该配合便配合着。”

霜序恭声应道:“奴婢明白,请姑娘放心,此事定然会万无一失。”

姑娘已布好大局,四公子有拾翠盯着,“野儿子”则由她负责。并非自夸,若此番再有差池,她与拾翠也无颜再留下伺候,不如自请重回皇镜司受训,免得在外丢了国公爷的脸面。

裴桑枝微微颔首,似是想起了什么,转而又道:“我曾在一本杂记中读到,生有轩冕,服位谷禄、田宅之分;死有棺椁绞衾、圹垄之度。”

“裴临允终究是永宁侯府的公子,他的棺椁须得提前备妥,总不能等人去了才仓促下葬。我记得,永宁侯为裴谨澄置办的是上好的乌木棺。而裴临允……总归会死得比裴谨澄更有价值些,棺木自然也不该逊于乌木之质。”

霜序:……

裴桑枝舒展了下身子,盈盈站起来:“走吧,也该回府会会他了。”

想来,此刻的裴临允应已沐浴更衣,周身也该再无先前那般污浊之气了。

……

问心院。

裴桑枝勉强牵起一抹笑意,轻声问道:“四哥,不知这问心院收拾得可还合你心意?”

裴临允一眼便看穿了裴桑枝强撑的笑颜,语带忧切道:“桑枝,你在养济院负责的那批米粮,出的纰漏可都处置妥当了?”

“岑女官也未免太过小题大做,这么一点事情,竟也扬言要闹到御前。”

裴桑枝忙轻声制止:“四哥慎言。”

“我终究是欠着岑女官人情的。更何况,能跟在她身边耳濡目染,本也是我的福分。”

裴临允叹道:“在四哥面前,何必还说这些客套话。”

“养济院那地方,终日不是跟老弱病残打交道,便是要面对家徒四壁的贫苦之人。上京城中那些金尊玉贵的闺秀,谁不是避之唯恐不及。在那里能耳濡目染出什么福气?能不沾上一身穷酸气,便已是万幸。”

裴桑枝嘴角的笑意微微一滞,心中暗忖:裴临允这棺椁,倒也不必备得太过隆重华贵了。

可能是炮仗的性子,说出话总是有些不中听。

“四哥。”裴桑枝淡淡瞥了裴临允一眼,语气幽沉:“再穷酸,能比得上我认祖归宗之前的光景吗?”

“那时的我,老弱病残四字,一人便能占了三样。你说旁人家徒四壁、贫苦不堪,四哥可知道,我曾为熬过一个刺骨的寒冬,甚至在乱葬岗扒过死人的袄子。”

“那尸身冻得僵硬,我一边磕头赔罪,祈求满天神佛保佑,一边闭着眼咬紧牙关将袄子扯下。洗净之后,还是裹在了身上。那个时候……哪还顾得上什么穷酸气、晦不晦气。”

“况且,四哥可曾想过,我也曾是受过养济院恩惠的人。”

“总不能端起碗吃饭,放下碗便骂娘。”

“还望四哥日后……莫再对养济院抱有那般偏见了。”

裴临允脸上顿时一阵臊红。

当初桑枝流落在外、受尽苦楚之时,他却正尽心竭力地呵护着春草,恨不能将上京城中最华美的衣裙、最时兴的首饰全都捧到她面前,只为让春草成为人人艳羡的闺秀。

“是我不对不住你。”裴临允将头深深低下,声音里满是歉疚:“若我能像裴谨澄那般敏锐,早三年识破春草并非亲妹妹……我定会倾尽所有去查访、去寻找,早早接你回来,也不至于让你平白多受这一千个日夜的苦。”

裴桑枝眼底掠过一抹嘲弄的笑意,说得倒是比唱得还动听

裴谨澄即便早早知晓了真相,心中盘算的也不过是犹豫着是否该寻出她的下落、除之以后快,何曾想过要接她回府,好好补偿与疼惜?

彼时,裴临允的念头……只怕也相差无几。

“你不会那样做的。”裴桑枝语气平静,却说得斩钉截铁。

戏要演,却也不可太过。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才最易触到人心最薄弱之处。

“四哥莫非是忘了,我认祖归宗之后,你是如何对我拳脚相加的?别的不说,只提老夫人寿宴那日,若非我及时求饶,你怕是会攥着我的头发,一次次将我的头按入吉祥缸中,任由冰冷锋利的薄冰割过我的脸,直至腻了,再将我重重摔在地上。”

“你那时满心满眼都只有裴春草。我的一言一行,在你看来皆是与她争抢。于是你动辄大怒,一次次责打辱骂,更纵容下人肆意欺侮于我。”

“即便早三年接我回来,也不过是让我早三年看清,血脉至亲,能凉薄至此,也能早一日失望罢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