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6章 时光织网与平衡之诗(2 / 3)

加入书签

个戴草帽的少年拾起,夹进了一本厚厚的书里,书的封面上写着:《平衡之诗》。

第二天清晨,人们发现光网的每个网眼里都多了一行小字,连起来读,竟是一首长长的诗。最开头的几句是:

“晨光里种下的约定,

会在暮色中发芽。

光明的手,黑暗的手,

握着同一片土壤。

我们不是完美的平衡,

是平衡里,不完美的我们。”

小托姆把这首诗抄在日志本的最后一页,旁边画了一张小小的光网,网眼里画满了星星点点的人。

他想,这大概就是林逸曾祖父说过的“平衡的真谛”——不是所有力量都一模一样,而是所有不同,都能在同一片天空下,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光网还在那里,每天都有新的画面织进去,每天都有新的诗句长出来。而橡果镇的人们,就在这张时光织成的网里,守着约定,望着远方,把平衡之诗,一句一句,写下去。

橡果镇的潮汐,在夏至这天变得格外温柔。

往常,镇外的平衡海湾只有每月初一十五才会涨潮,可今天,海水却像被无形的手牵引着,沿着沙滩缓缓漫上来,浪尖泛着金、紫、银三色的光,像融化的平衡之泉。

更奇特的是,潮水漫过的地方,沙地上竟冒出细小的嫩芽,转眼间就长成半尺高的草,草叶一面是金色的波纹,一面是紫色的漩涡,风一吹,就发出“沙沙”的和声。

“是‘平衡之潮’!”老渔民霍布爷爷拄着拐杖,站在礁石上眯起眼睛,“我爷爷的爷爷说过,当大陆的平衡之力满溢,海湾就会涨起这样的潮,带来‘万物共生’的信号。”

他指着浪里跃出的鱼群,那些鱼有的长着光明生物的鳞,有的拖着黑暗生物的鳍,却毫无芥蒂地一起追逐着浪花,尾鳍拍打水面的节奏,竟与平衡石碑的脉动合拍。

消息像长了翅膀,瞬间传遍全镇。艾琳娜带着孩子们跑到沙滩时,潮水已经漫到了平衡海湾的“共生石滩”——

这里的石头天生带着平衡符文,此刻正被潮水浸润得通体透亮,石缝里钻出的海葵一半开着金色的花,一半长着紫色的触手,却在同一根茎上摇曳。

“你们看那些贝壳!”莉莉指着退潮后留下的贝壳,每个贝壳内壁都映着不同的画面:

有的是光明鸟在黑暗森林筑巢,有的是黑暗蛇与光明蛙分享一块岩石,还有的是混沌能量凝成的雾气,温柔地包裹着一对正在饮水的天敌——狼与鹿的鼻尖相触,却都没有露出獠牙。

小托姆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捡起一个贝壳,贝壳里的画面突然活了过来:

一群穿着古代服饰的人在海边跳舞,手里举着与平衡之树叶片相似的图腾,脚下的沙地上,刻着与现在石碑上相同的契约纹。

“这是……上古先民?”他翻开日志,对比着《平衡古卷》里的插画,“他们在举行‘潮汐祭’,祈求万物和谐。”

潮水第二次上涨时,镇民们带着各自的“信物”来到海边。面包师捧着刚出炉的“潮汐面包”,

面团里掺了海湾的海水,烤出的面包上自然形成了浪花纹路;铁匠铺的学徒扛来一尊小雕像,是用光明铁和黑暗铜熔铸的鱼,鱼尾缠绕着混沌金属丝,放进水里就会随着潮水旋转,在水面画出平衡符文;

连平衡学院的孩子们,都提着篮子,把培育的“和谐花”撒进潮水里,花瓣浮在水面,立刻引来成群的海鸟,鸟喙衔着花瓣,又将它们送到更远的礁石上。

“快看天上!”有人指着云层,只见一群银翼狮鹫从北方飞来,翅膀上驮着极北冰原的“冰火苔”,苔草接触到潮水,立刻在水面铺开一片绿毯,毯上凝结的冰晶与露珠,分别映出太阳与月亮的影子。

紧接着,南方雨林的德鲁伊们骑着巨鸟赶来,他们带来的“共生藤”一入水,就顺着潮水流向,缠绕住岸边的礁石,藤上开出的花一半是火焰的形状,一半是寒冰的模样,却在同一根藤上绽放。

潮汐最高涨时,所有人都安静下来。海浪拍打着礁石的声音、草木生长的声音、鸟兽鸣叫的声音,还有远处平衡之树叶片的摩擦声,突然汇成了一首完整的乐曲。

这首曲子没有固定的旋律,却让每个听到的人心里都泛起暖意——就像母亲哼唱的摇篮曲,简单,却包容万物。

“这是‘万物的合唱’。”艾琳娜闭上眼睛,感受着潮水漫过脚踝的清凉,“曾祖父的笔记里说,当所有生命都找到自己的节奏,就会唱出这样的歌。”

她的指尖萦绕起混沌之力,轻轻点向水面,接触到力量的潮水立刻泛起涟漪,将这首“合唱”的旋律化作可见的波纹,扩散到海湾的每个角落。

退潮时,沙滩上留下了无数奇特的印记:潮水画出的平衡符文、草木生长的轨迹、鸟兽走过的脚印,还有人们写下的愿望。小托姆在沙地上写下“愿远方的战争停下”,

潮水退去前,一个浪头漫过字迹,等海水退去,那些字竟变成了发光的鱼,摇着尾巴游向深海,仿佛要将愿望带到远方。

老霍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