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龙渊锻体诀(3 / 3)
再无痕迹可循。
祠堂内,长明灯的火苗依旧孤独地跳跃着,昏黄的光晕笼罩着那些镌刻着古老云纹的牌位。一切似乎都已平息,尘埃落定。
唯有那“祖源灵璧”的深处,方台之上,《龙渊锻体诀》五个金色古篆,在无数流淌符文的环绕下,无声地燃烧着不朽的光芒。那光芒沉静而内敛,却蕴含着足以焚灭星河的恐怖力量,如同深埋地心的熔岩,在绝对的死寂中,积蓄着破灭万古、重塑乾坤的伟力。它等待着,等待着一个足以承载这份霸烈与决绝的灵魂,去叩响那扇通向肉身极境、也通向无尽劫难的深渊之门。
破渊化龙之路,火种已燃,静待燎原。
祖祠内外,重归死寂。那短暂的异动,如同投入古井的石子,涟漪散尽后,只剩下更深的幽暗。斑驳的树影在无风的庭院中凝固,仿佛先前疯狂的摇曳只是一场集体幻觉。唯有老槐树上新剥落的焦痕和石阶上那点带着灼痕的水渍,无声地诉说着某种超越常理的力量曾在此短暂苏醒,又更深地蛰伏。
云辰的身影早已消失在王城错综复杂的街巷与夜色中,如同水滴融入大海,没有留下任何痕迹。他步伐平稳,气息内敛,与寻常夜归的行人无异。方才秘阁中的惊天动地,神魂中震荡的洪荒龙吟,似乎都已被他彻底封存在心底最深处,不曾在外表显露分毫。但他的眼底深处,那流转的星辰光影之下,是一种洞悉一切的平静,仿佛早已预见并接受了那传承烙印所引发的一切细微涟漪。
王城却并未真正平静。
观星台的老者,指尖的焦黑传来刺骨的痛楚,他却浑然不觉,只是死死盯着水晶星盘上逐渐平复、却已然偏移了固有轨迹的星辰投影,尤其是那颗光芒虽敛、余威犹存的“武曲”辅星。他颤抖着取出龟甲与蓍草,试图进行更深入的推演,然而每一次起卦,卦象皆是一片混沌,如同被无形的浓雾笼罩,偶尔闪现的,皆是“潜龙在渊”、“亢龙有悔”般大凶亦大吉的模糊征兆。最终,他颓然长叹,望向云家祖祠的方向,眼中充满了无法理解的敬畏与深切的忧虑。“变数已生,天命……已乱。”他喃喃自语,声音消散在夜风里。
那座府邸静室中的中年男子,缓缓松开了紧握的双拳,手背上的青筋逐渐平复。他深吸一口气,试图驱散心头那抹突如其来的悸动与忌惮。到了他这等境界,灵觉远超常人,绝不会无故生出感应。“云家……沉寂多年,难道……”他眼神闪烁,无数念头飞速转动,最终化为一声冷哼,“传令下去,加派人手,密切关注云家动向,尤其是……云辰。”阴影中,有人低声领命,悄然退去。
这一夜,王城许多不为人知的角落,都有类似的心神震动与隐秘指令在悄然传递。一些沉睡的古玉无故生温,一些供奉的法器微微自鸣,一些深藏的地脉元气出现了难以察觉的紊乱。所有细微的迹象,都若有若无地指向那座森森古木环绕的云氏祖祠。一股暗流,开始在这座古老王城的深处悄然涌动,敏感的人已经嗅到了风暴来临前,那不同寻常的寂静与压抑。
而引发这一切风暴源点的“祖源灵璧”,此刻却陷入了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深沉的寂静。秘阁之内,方台如古玉温润,《龙渊锻体诀》五个金色大字不再耀眼,光芒彻底内敛,仿佛化作了方台本身天然的纹理,与那些缓慢流淌的古老符文融为一体。它们不再散发能量波动,不再引起任何异象,就像一颗被深埋地壳之下的种子,所有的生机与狂暴的力量都收敛到极致,等待着一个恰当的时机,一场合适的春雨,才会再次萌发。
这份寂静,是一种考验,也是一种保护。霸烈的传承并非人人可触,非大毅力、大智慧、大机缘者,即便站在方台之前,也无法感知其分毫神异。它静静地等待着,等待那个能与它产生共鸣,能理解“龙渊”真意,能以血肉之躯承受“锻体”之苦,能以不屈战魂点燃“化龙”之焰的继承者。
时间悄然流逝,月光偏移,祠堂内的阴影随之变换形状。长明灯的火苗,不知何时恢复了一种奇异的稳定,连一丝摇曳都无,仿佛被某种无形的力量定住。
远在王城边缘,一座简朴的院落内,一个正在梦中挣扎的少年,眉头紧锁,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在光怪陆离的梦境深处,他仿佛听到了一声极其遥远、却又直抵灵魂的低沉龙吟,看到了一道于无尽深渊中奋力向上、撕裂黑暗的金色龙影。少年无意识地蜷缩了一下身体,嘴角却微微牵动,流露出一丝与年龄不符的坚韧。
破渊化龙之路,火种已燃,深埋于寂静之下,静待那足以承受其重、匹配其魂的继承者,前来引燃这足以燎原的星火。等待,才刚刚开始。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章分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