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市井丹堂(下)(3 / 4)

加入书签

亮起稳定的光芒。大小齿轮瞬间联动,发出令人牙酸的磨合声,由慢变快!那根伤痕累累却依旧沉重的玄铁杵,在所有人紧张而期待的注视下,再次高高扬起——

“轰隆!”

带着复仇般的狂暴力量,狠狠砸落在新换的石臼中!臼内坚硬的铁骨藤根茎应声化为齑粉!

“成了!哈哈哈!”叶青仰天大笑,汗水混着油污从下巴滴落,笑声在机器的轰鸣中显得格外畅快和豪迈,“想砸垮老子?做梦!”

工坊外的小院空地上,此时却是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

几盏气死风灯挂在廊下,照亮了院中一角。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草木灰烬味道和一种奇异的、混合了药香与某种辛辣植物的气息。

木雪瑶挽着袖子,露出两截白皙的小臂,正蹲在一个临时支起的简易火炉旁。火炉上架着一口大铁锅,锅里翻滚着粘稠的、深褐色的糊状物,不断冒出带着药味的热气。这正是炼制丹药后残留的丹渣,混合了多种药材的残滓和灰烬。

她身边围坐着四五个穿着粗布衣裙、神色局促又带着浓浓好奇的妇人。她们是朱雀桥附近最贫苦人家的主妇,白日里目睹了丹坊的冲突,晚上被木雪瑶特意请来。

“婶子们看好,”木雪瑶的声音温和清越,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力量,她拿起一个竹编的小簸箕,里面是白天收集来的、晒干的艾草、菖蒲叶和一种气味浓烈的野菊花的碎末,“这些,都是咱们房前屋后、田埂河边常见的驱虫野草,不值钱,晒干了磨碎就好。”

她将簸箕里的碎末,小心地倒入旁边一个盛放着冷却后丹渣泥的大木盆里。深褐色的丹渣泥混合着青绿色的草末,颜色显得有些怪异。

“关键是这一步,”木雪瑶拿起一个粗陶碗,碗里是清澈的油脂,“这是炼‘健骨膏’滤出的鹿油,最是温润。加进去,一来能让香囊不易碎散,二来能慢慢释放药气。”

她将温热的鹿油缓缓淋入木盆,同时用一根粗木棍用力搅拌。油脂的浸润下,原本干涩的混合物渐渐变得粘稠、油润,散发出一种更为复杂、却并不难闻的气息——浓郁的草药味中,夹杂着丹渣特有的微苦焦香和鹿油的温厚,还有艾草野菊的辛烈。

“搅匀了,像这样能捏成团不散开,就成了。”木雪瑶示范着抓起一团深褐油润的药泥,在掌心揉捏几下,便塑成了一个圆润的小球。她拿起旁边早已备好的、用最便宜的粗麻布和彩线缝制的小小布袋,将药球塞进去,收紧袋口,一个朴拙却透着草木灵气的驱虫香囊便完成了。

“喏,就这样。挂在床头,塞在衣柜角落,或是给孩子戴在身上,蚊虫蛇蚁最是讨厌这味道,轻易不敢靠近。”木雪瑶将第一个做好的香囊递给离她最近的一个面黄肌瘦的妇人,“张婶,您家小宝夜里老被蚊子咬,试试这个?”

张婶小心翼翼地接过那还带着余温的香囊,凑到鼻端闻了闻,那混合的气息并不算芬芳,却有种奇异的、让人心神宁静的力量。她眼中瞬间涌出泪花,粗糙的手指摩挲着粗麻布袋:“这…这真是用那些药渣子做的?真能管用?这…这得花多少钱…”

“不要钱。”木雪瑶微笑着,又抓起一团药泥开始揉捏,“丹渣本是废料,这些草叶遍地都是,鹿油是炼药剩下的边角。婶子们愿意学,愿意做,便是帮我们清理了这些‘废物’。做好了,自家用,或是拿去集市换几个鸡蛋贴补家用,都行。咱们朱雀桥的街坊,就该互相帮衬着,把日子过好,少受些蛇虫鼠蚁的欺负不是?”

“不要钱?!”妇人们惊呆了,随即爆发出巨大的惊喜和感激。她们看着木雪瑶手中那不起眼的药泥,看着那粗陋的香囊,仿佛看到了抵御生活中那些微小却恼人侵害的宝物。

“木姑娘大善人啊!”

“这法子好!又省钱又顶用!”

“我娘家那边艾草多的是!我明天就去采!”

妇人们激动地围拢上来,学着木雪瑶的样子,小心翼翼地抓起药泥,笨拙却认真地揉捏、装袋。院子里很快充满了药泥的气息和妇人们低低的、充满希望的交谈声。那些白日冲突带来的阴霾,似乎被这小小的、带着草木清香的香囊,暂时驱散了。

木雪瑶一边指导,一边看着妇人们脸上重新焕发的光彩,清澈的眼眸在灯火映照下显得格外柔和。她知道,改变或许微小,但星火亦可燎原。这丹渣化成的香囊,护住的或许不仅是贫苦人免受蚊虫叮咬之苦,更是护住了一丝在困顿中互助求生的温暖希望。

夜深人静,青木丹坊后院的忙碌暂告段落。撼山杵的轰鸣成了朱雀桥南独特的背景音,带着不屈的宣告。

云青疲惫却满足地将最后一份施加了“水魄封禁”的月见草淬取秘录交给海兰保管。叶青灌了一大瓢凉水,看着修复如初、运转更显强劲的撼山杵,咧嘴露出一口白牙。

木雪瑶送走了千恩万谢的妇人们,院中只剩下混合药香的余韵。她走到那堆冷却的丹渣泥旁,准备将其归拢存放。

就在这时,异变突生!

一只不知从哪个阴暗角落钻出来的、通体漆黑油亮、足有拇指大小的“腐尸甲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