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过年的谈话(2 / 3)
,不关进笼子,公权力就会被滥用。马克思强调,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一切公职人员必须‘在公众监督之下进行工作’。列宁强调,要提高监督机关的地位、规格、权威,建立起包括党内监督、人民监督、法律监督在内的监督体系,以防止公职人员成为“脱离群众、站在群众之上、享有特权的人物”。”
“你有好办法?”
老领导一句问话把李旭东怼的没了半点脾气。
“那您还问我做啥!我只负责提出问题,又不负责解决问题,该操心的是你们呐。”李旭东眨着无辜的大眼睛,继续说道:“我建议所有的国家干部都进行财产申报,完全杜绝贪污是不可能的事情,水至清则无鱼,清朝皇帝都有养廉银子,咱们可以在老同志退休之时发放一次性补贴。”
“那这算不算侵犯人权?”老领导笑了。
“嗬,我管他那么多呢,谁都想当干部,因为当了干部,权力范围内不说能呼风唤雨,但说是土皇帝,一点儿都不为过。”
“我们要防止腐败的发生,司法上三权分立那是必须的。而且既然有完善的法律,为和还要国家纪委的存在呢?”李旭东前世不是组织上的人,对纪委没半点感觉。
“哼,亏你还是党员,连纪委的作用还不知道,纪委的作用是维护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协助党的委员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推动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
老领导鄙夷的看着李旭东,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这家伙这么聪明的一个人,为什么就这么游离在组织之外呢。
“呵呵,领导,我该提的建议和意见都说完了,等我形成书面材料,再交给您过目吧。”李旭东不在乎,他和老领导接触的时间虽然不多,但相互之间的欣赏还是遮掩不住的。
“过年了,我也祝你新年快乐。小李啊,这一年估计会很艰难,你要有心理准备。”老领导叹了一口气,未来在何方,还得看咱们这帮老家伙啊。
除了北长街,李旭东带着家人去了趟廖叔家里,这位也是游离在权力中心之外的边缘领导,两人聊的话题就轻松多了,从国外到内地,又从内地聊到香江。
“小李,今年打不打算出去看看?”廖叔对李旭东还是很关心的。
“今年要看情况,准备给孩子们写写关于对未来的设想,暂时没打算出去。廖叔,今年您能出国公干就尽早安排吧,风雨飘摇的寒冬腊月,这路可不好走啊,稍一不小心,我们可能就站错了队伍。”李旭东隐晦的说了一句,随即起身告辞。
“在这里吃完饭再走吧,咱叔侄俩一起喝点儿,难得放松一下。”廖叔拦着李旭东,笑着说道。
1967年1月25日,《解放日报》发表了一篇“革命派来信”,呼吁春节不回家,破除旧俗。这一倡议迅速引发了全国各地的响应,各大报纸纷纷刊登类似的“读者来信”和“倡议书”,营造了破除旧俗的氛围。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国院顺应“广大革命群众的要求”,发布了春节不放假的通知。通知指出:“一九六七年春节不放假;职工探亲假在革命期间暂停执行,以后再补。”
这个不休息就一直持续了下来,不过谁愿意过年期间还加班啊,就是领导也不愿意守在办公室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人民群众能溜的,除夕中午就溜回家去了,到了大年初一,能不来的就干脆躲起了懒。
“嗯,那我就不矫情了,反正我们也没啥地方可去。”
大年初一,除了给这两位老同志拜年之外,李旭东还真没想到还有哪里值得他去的。
廖叔家的伙食开的不错,一顿饭大家吃的很尽兴。饭后,廖叔又问起李家为何宁愿让无忌找个乡下姑娘,也不愿意和权贵家族结姻亲的问题。
李旭东答道:“没那必要,人家看不上我这种没根底的家族,我也不愿意上杆子求人,就这样也挺好的。这人呐,无欲则刚,李家在国外已经是顶级家族,如果还要靠着裙带关系,那岂不是成了天大的笑话。”
“也是,你家有你这个主心骨,家里孩子就不会歪楼,到了你家这种位置,只要孩子们不出错,你家的辉煌大家都看得见。”廖叔对李旭东的认可源自自己的母亲,但是到了现在,他也看得很清楚。
“谬赞了啊,廖叔,您别看着现在的李家好像如日中天,可骨子里已经快支撑不住了,这往后啊,还得靠他们自己。”李家不是富可敌国,而是手里掌握着三个国家,身上的担子不轻松呐。
“唉,也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呐,不过小李啊,你有能力,也有魄力,你李家是不会衰败的。”廖叔拍了拍李旭东的肩膀,轻声安慰着把李旭东送出了门。
“爹,其他领导家里您不去了吗?”张无忌问道。
“明天你去这几家吧,把我的拜年礼送到,做一小会儿就行了。咱们和这些领导没太多的交集,他们现在虽然失势了,但你依旧要懂礼貌,知道吗。”
李旭东随手递过去一份早已确定的人名和礼单,都是一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