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婚礼(2 / 3)

加入书签

道了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正确含义了。当知青这么些年,我和碧云都有了高中毕业生的学历。要不我们先不拿这笔钱,等我考上博士再拿行不行?看着这笔巨款,我俩却拿不到,叔啊,我感觉我的肉好痛啊!”

庄碧云也是一脸的肉痛,她是高中生,但还没毕业就下乡当知青了,只能算初中毕业生。五百港币对比五十万港币,这心疼的小脸蛋都扭曲了。

“哈哈,给资本家打工,就要看自己值不值这个价钱。苛刻么?苛刻,合理么?合理。毕业证说明你有学历,不一定有能力,但没有毕业证,你连验证自己有没有能力的机会都没有,只能从最底层做起。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么?因为每个人创造出来的价值都不一样。”

平等?不管哪个时代,人与人之间何曾有过真正的平等。

工种的不同,辛苦的程度也不同。地位不同,得到的工资和福利也不尽相同。其中的区别,大了去了。

“叔,谢谢您给我们机会,我们一定会努力的。”郑桐和庄碧云确认过眼神之后,异口同声的说道。

“好了,不逗你个傻小子了,别一会儿叔把你卖了,你还帮叔数钱。晚饭不许喝酒,晚上要学保密条例,明儿你还得去帮无忌接亲。跟着叔混,把事情做好,找叔要高工资的时候才有底气。”

李旭东拍了拍郑桐的肩膀,回到了知青点。

知青点里,不说焕然一新,也大差不差了,窗户干干净净,食物里的知青们擦的。玻璃上的剪纸窗花很有特色,是村里的妇女主任带着人帮忙剪的,不愧是剪纸之乡的手艺。

陕北婚丧嫁娶的习俗,李旭东不知道是怎么操办的,媒人说要举行三天,李旭东不管,就给了一天时间。

耽误了和领导面谈的时间,是对领导极大的不尊重,李旭东无论如何也做不出来。

“李旭东同志,你儿子的婚事你真准备安排在知青点,不安排在县城?”刘主任有些郁闷的问道。

“刘主任,就安排在这吧。本来是想在四九城办的,既然从简了,那就一切从简。等他们完婚了,还得麻烦您开个路条给他俩,我打算让无忌带着巧儿去张叔墓前禀告一声。等无忌回来,您就派人来学习苹果苗的嫁接技术,争取把苹果树种满整个县的荒山。要是外面有好的品种,我尽量给您弄回来。”

以前刘主任是官,李旭东是民,现在刘主任还在原地踏步,并没能升上去,李旭东却一跃到了副部级。

刘主任心里是苦涩的,帮张无忌,不过是看着老张的面子。但这次李旭东投桃报李,这就不得不让刘主任尽心尽力了。他虽然快到退休年纪了,可谁又不想往上走一步呢。

“要种满那得多少年,说不定我儿子都入土了。”刘主任苦笑着说道。

“嗳,刘主任,苹果树可以嫁接的,不一定非要苹果树苗啊,只要是同科的植物就行,种活了再嫁接,结出来的苹果好不好吃再去筛选,去芜存菁,您就是陕北的苹果之父啊。要是您能让整个大西北都种上苹果,您想想,您全家是不是都有名气,这样的为人民服务,不比什么级别的干部更光荣?”

男人嘛,一辈子的追求不过是名和利,少了利,名来凑也行啊。

两人一阵嘀咕,说了好些陈年往事,也聊到了张叔的死。接下来就是一阵沉默,刘主任拍了拍李旭东的后背,然后说道:“唉,你为了老张操了不少心,可惜啊,这家伙要是能活到现在,指不定多高兴呢。老张认了你这个侄子,用光了他一辈子的福气和运气。你对得起老张。”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李旭东确实也是这么做的。

李旭东睡在知青点了,其他的同志和知青点的知青们都睡在县委招待所,从县委出发去接亲,要方便很多,不用星夜赶路。

屋外两头肥猪和两只羊被宰杀,惨叫声不绝于耳,接下来就是陕北口音的屠夫和本村的妇女调情的声音,他娘的,这声音还高低起伏,传承婉转。

李旭东赶了几天的车,本身就很劳累,却一直没睡踏实。一会儿置身于对日的战场,一会儿被妇人拉着进了打谷场的草垛里鬼混。这特娘的,一晚上折腾死自己了。

几十岁的人了,大清早起来换短裤,还差点被过来帮忙的村民发现了。儿子都结婚了,老子还做春梦,这算怎么回事?

知青点从早上开始就一直很热闹,村支书组织了一帮能干贤惠的妇女过来帮忙做饭。对于过来帮忙的,李旭东很客气的每人送上一元的大红包,还送了一盒带嘴的香烟。

可别小瞧了这一元钱,一个壮劳力工作一天,能赚到一毛二分钱就算这队里很富裕了,很多地方一个壮劳力做一天苦工也就五分钱。

主厨是刘主任推荐的,一共五个主厨,做一桌菜的酬劳基本上都是三元钱,李旭东主动提到了五元一桌的标准。要办多少桌李旭东没数,提出的唯一要求就是要让每一位来宾都吃饱吃好。

东家不差事,主厨和帮厨们也不含糊,十分的力给用出了十二分。

村支书也忙上忙下,办酒的地点也改到了村上的晒谷场,知青点太小了,容纳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