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维京人的选择(2 / 2)
是否仅仅是一个郎中的个人行为?还是牵扯到更深的利益网络?太子连续两次揪出弊案,虽然彰显了能力,但也无疑触动了一些人的既得利益。一些原本持中立或观望态度的官员,开始对这位年轻储君产生了更复杂的情绪,既有敬佩,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忌惮。朝堂之水,开始因太子的活跃而泛起微澜。
波斯西部边境,莎赫尔娜兹女王面对“黑羊部”飘忽不定的沙漠骑兵,改变了策略。
她不再被动防守,也不再轻易派大军深入沙漠追击。她采纳了唐军教官的建议,组建了一支精锐的轻骑兵部队,配备双峰骆驼,同样强调机动性。同时,她在边境关键绿洲和水源地修筑坚固的哨所,派兵驻守,就像钉下一颗颗钉子。
当“黑羊部”再次来袭时,莎赫尔娜兹的轻骑兵并不正面硬撼,而是利用熟悉地形的优势,进行骚扰、侧击,切断小股敌人的退路。同时,坚守哨所的士兵则像礁石一样,抵挡着敌人的冲击。一次,“黑羊部”一支百人左右的骑兵队企图偷袭一处哨所,被波斯轻骑兵及时截住,哨所守军趁机出击,前后夹击,将这支骑兵几乎全歼。
此战虽小,却极大地鼓舞了波斯军队的士气,也让“黑羊部”意识到了对手的变化,不敢再像以前那样肆无忌惮。莎赫尔娜兹向长安奏报了战果,并再次请求增派熟悉沙漠作战的专家和更多的装备。她的稳扎稳打,正在逐步扭转边境的被动局面。
而在君士坦丁堡,拜占庭皇帝利奥三世与医院骑士团的秘密谈判,在经过漫长的扯皮后,终于取得了一点微不足道的进展。骑士团交出了部分爱琴海岛屿的海图副本,而拜占庭则默许了骑士团的船只可以在帝国控制的塞浦路岛进行有限度的补给。双方都清楚,这离真正的军事同盟还差得很远,更像是一种谨慎的试探性接触。地中海的棋局,依旧扑朔迷离。
维京人向东探索的脚步,后宫中悄然进行的情报研究,朝堂下涌动的暗流,以及波斯边境的战术调整,都在为更大规模的冲突或合作积蓄着能量。帝国的车轮,碾过细微的波澜,继续向着未知的前方驶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