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为匪夹羊山(1 / 2)

加入书签

方静顺着官道向前追了一百多里,还是没有追到李标。

原来于虎早有准备,知道自己扣留李标后,其手下肯定不会善罢甘休,于是就没有走大路,而是寻了一个向导,选择了一条偏僻小路,成功避开了大兵的追击。

方静追到一个叫夹羊山的地方,被山挡住去路。这时天色已晚,便决定停止追击,下马休息,视情况再做决定。

哪知道这夹羊山上,并不太平。有一帮土匪在此聚集,为害地方。

匪首名叫胡飞,曹州定陶人,武举出身,后因不满官场黑暗,来此占山称王。

经过数年发展,己把山上建设的初具规模,手下也发现了有六七百喽啰兵,成为了此地一份重要的武装力量。

当日胡飞正在大堂里饮酒,忽然山下望风的喽啰来报,说山下来了一支官兵队伍,驻扎山下,疑似要攻打山寨。

胡飞一听,二话不说,立即披上盔甲,手提大砍刀,带了几百喽啰,下山来看究竟。

正和方静相退。

方静追丈夫不着,正一肚子火气没处撤,见土匪挡了道路,正好当撤气简出,立即拍马而出,约战土匪。

胡飞出列,见是一员女将,也不放在心上,说:“何方女贼,不知的歹,来爷的地盘上撒野,想是活够了,”持刀来砍。

方静哪肯相让,拍马上前迎敌。

于是,这一对男女,就象多年未见的仇人,也不再互问情由,一个马上,一个马下,就打了起来。

战了有十几个回合,胡飞虽是武举出身,武艺超群,但奈何对方是骑在马上,况且又是一代名师妙兴的徒弟,武艺不比他差。又刚失去了丈夫,正在恼怒间,所以显得特别地勇猛,一杆枪耍得神出鬼没,枪枪向胡飞致命处扎去,功夫显得十分老到。

胡飞竞有点招架不住,见势不妙,转身欲逃。被旁边过来几个骑马的,把他团团围住,一齐向他发动了进攻。想脱身,试了几次,不得成功。

这时,一个骑手一枪杆打来,把胡飞打翻在地。

几个人跳下马,把他捆了,带到方静面前。

这时胡飞己对方静的武艺佩服的无体投地,问夫人是谁?干嘛与山上过不去?

当听说对方是李标的妻子时,胡飞连呼大水淹了龙王庙,自家人跟自家人打起来了。

原来胡飞以前曾和李标一块共过事,双方关系处得很好。

后来胡飞来到地方,也没做出成绩,反遭同僚排挤,不待己,便占了夹羊山,做了山大王。

想不到在这儿碰到了故人。

胡飞一提醒,方静马上想起来了,以前确实有一个叫胡飞的人,和李标关系密切。但是后来不知去向,原来在这儿做了山大王。

赶忙叫人松了绑,并赔礼道歉。

并向胡飞通报了出兵这儿的原因。

听说李标己被朝廷派来的特使擒获,胡飞就知道,他一定是犯下了大案。此番进京受审,生还的希望十分渺茫,不由得担忧起老友的安全来。

并且认为方静的安全也会受到威胁,因此,现在就不要考虑回原宿营地。

如果队伍是自己一手拉扯培养起来的,不妨把队伍整体拉上夹羊山,以便将来视做与朝廷讨价还价的资本。

如果平时对队伍控制的不好,也就任由他们去吧。

看看天色已晚,方静决定先把队伍安顿下来再说。

无论如何,手头的队伍不能解散。

至于营地内的,能收留多少是多少。

这支队伍是李标多年的心血,再说,这也是张信希望得救的。

两个男人都喜欢带兵。

尤其张信,能保持住这支骑兵,便是对他最大的友友持。

想到这儿,她愉快地按受了胡飞的邀请,上了夹马山。

当天晚上,胡飞尽其所有,在山上大摆宴席,招待来宾,并且要方静做山寨之主。

被方静拒绝。

她很清楚自己的身份,是来避难的,而不是来与别人争夺利益的。对于权力上的事,她一点也不感兴趣。

之所以上夹羊山,是因为她现在确实是无处可去了。

天贵妻荣,同样,丈夫成了囚犯,家属肯定也要受牵连。

朝廷肯定不会放过她,抓她归案,是迟早的事。

她现在特别希望张信能出现,帮她出个主意,看自己应该怎样才能度过眼前的危机。

她知道张信处理这类事件是长项。

在没见到张信之前,如何保留这支队伍,成了难题。

驻扎平地,无险可守,怕被官兵偷袭。

现在上了夹羊山,好歹有险可守了,心里立马有了踏实感。

在酒桌上,他和胡飞约法三章,强调自己的队伍,只是在这儿临时借住,需要时,立刻把队伍拉出去。

对此,胡飞表示理解。

当天夜里,方静立即派心腹,连夜回军营见俞春,商议剩下来的队伍如何处置的问题。

这一夜,远在军营的俞春,几乎彻夜未眠。

主帅被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