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寻找方静(1 / 2)
只是现在张信还没有拿出处理意见,因此老白仍被关押在监牢里。于虎也不敢过多询问,怕惹火烧身,因此决定等一段时间再说。
这段时间,张信心情很不好,总感觉有什么大事要发生似的。
他现在最大的难点,还是在中州一带起事的事。
由于公主对中原起事,一直持谨慎态度,他几次起兵的申请,都没有通过,为此他很焦急。
不起事,就得往山下砸钱,这些人就得供养着,这种状态已经持续好多年了。从广元寺拉出来的财宝,有很大一部分,都花在了供养闲人上面。
张信粗略算了一下,他在中原一共建立起了四十多个分舵。每分舵按一千五百信众来算,也有六万之众。
这是最保守的数字,起事后,还会有更多人参加。
另外,他还和当地几个驻军首脑有联系。
这些人原来都是明将,后来迫于形势,归附了大清。
这些将领承诺,如果张信将来起事,他们即便不响应,也至少不会与义军为敌,表现的十分良好。
现在,有一个军队将领,叫张信十分关心。
他就是李标。
前边我们说过,李标祖上是朱元璋麾下功臣,世袭诚义伯。在李自成攻打京城前,镇守山海关的副城五里城。
期间上京探望族叔时,见到一美女,被痴迷。
这个美女便是张信正在热恋的京城第一美,尚书方杰的女儿方静。
由于张信是公公出身,方杰自然不肯把女儿嫁给他,认为把女儿嫁给公公,和把女儿送进火坑差不多。
而李标的求亲,正合他意。
李家是世袭贵族,家境优越。两家门当户对,小伙子又一表人才,是方杰理想的择偶对象,欣然同意。
虽遭到方静抵制,但在他的坚持下,婚事还是定了下来。
后来李自成攻陷京都,大明帝国一夜之间垮塌。方杰由一品大员,成为了闲客。
张信则带着从广元寺挖出来的财宝,远走天涯。
在寻找宝藏过程中,得到了方静的大力帮助。成功后,她曾要求与张信一块出走。
被拒绝。
主要是队伍行踪不定,而且一个女子跟在队伍中,使人觉得很不方便。
张信承诺,有了落脚点之后,就去来接她。
三年后,他在卧龙山扎下了根,第一件事,想得便是到京里去接方静。
谁知到京后,却接了个寂寞。
原先豪华气派的方家大院,已经易主。
现在成了一个贺姓商人的私宅。
经打听,贺家于去年,用较低的价格,收买了此宅院。
并不是从方杰手里直接买的,而是通过他的管家完成的交易。
宅院出手后,这一家人就离开了京城,据说回原籍了,反正再也无法打听到这家人的消息了。
听到这个情况后,张信心里万分地失落。弄不明白方静为什么没能坚守诺言,就这样毫无征兆地离开了京城。
张信放不下这段情,便利用自己在国内发展民间秘密力量的同时,打听方静。
他利用自己的特殊手段,找到了方静的老家。
但叫人失望的是,方杰自做官之后,已多年不回家了。
最近也没到家里来。
张信彻底失望了,他认为自己和方静己错过了缘份,从此死了心,就把自己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抗清复明事业上。
只有在夜深人静时,才会想起那段情。
后来,他开始想努力忘掉这件事。
他觉得,自己本身就是个公公,结婚也不适合自己。
虽然方静从山中采来了还阳草,也不知效果怎么样。
况且他也实在没精力四处寻找她。
就这样,他只能在心里默默地祝福方静,希望她生活的幸福快乐。
从此之后,就把全部身心精力,放到对事业的追求上。
一年,他路过洛阳白马寺,在这儿见到了故友雷云。
雷云刚从外地回来,二人相见,很是激动,在寺里谈了许多往事。
说英姑也在洛阳,就在城东的初云庵里,也出了家,做了一个带发的尼姑。
二人离的不远。
这是英姑特别选择的,在这儿出家,就是为了离雷云近。
她心里一直忘不掉雷云。
虽不是夫妻了,但每隔一段时间,英姑总会来看他。
问起分别后的情况,张信说自己现正在北部某大山里,经过几十年的韬光养晦,己经积累了不小的实力,正在寻找机会起事,希望到时雷云能加入进来。
雷云对张信的义举表示支持,说如果真在全国发动兵变,他一定参加。
最后,他们谈到了方静。
“你现在还想念她吗?”
“想念,”在老友面前,张信一点也不掩饰内心的情感,“只是他一家已经离开北平了,去向不明。世界之大,又到哪儿去找他呢?”
“人海茫茫,一旦错过,再想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