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公主的担忧(1 / 2)

加入书签

当人们都以为吴健己成瓮中之鳖时,想不到他转身跳入了湖中。

只见湖中荡起一片浪花,又很快归于平静。

见状,公主伤心的大哭,忙大呼救人。

张信怕她出事,怕派人把她送回住处。

不久,天亮了,张信组织了许多的人,沿湖搜索,也没发现吴健。

从此之后,吴健再也没在人前出现过。

吴健到底去了哪里?大家对此有两种意见。

一个说法是他跳湖后,沉入了湖底,成了水底冤魂。

另一个说法是,他跳湖后,潜水逃走了。

他是南方人,水性好,一个猛子能扎半里地,几个猛子就到对岸了。对岸情况复杂,他在天亮前,完全可以逃出湖边,潜入大山,然后一步步地走出卧龙山。

但他显然没回家,张信通过当地帮会,多次访问他家,始终没见到过他。

据其邻居介绍,他多年没回家了,甚至连他母亲去世,也没见过他的影子。

张信分析,他不在人世的概率很大。

公主为他的离去伤感了很长时间,直到和苏君义成为了夫妻,才逐渐把这件事给忘了。

吴家剑和紫藤衣的发现,证明这个人确实是吴健。

人们经过多方查证,比对,还原了他死亡的经过。

湖中的这个洞,他可能早就发现了。

作为一个南方人,他喜欢游泳,且水性又很好。每年四月至十月,他几乎天天到湖中泡澡。可能在游泳过程中,发现了这个洞。

他二决来寻公主时,为了躲避追捕,便躲到了这个洞里。他可能在里面住了好长一段时间,这也是人们找不到他的原因。

干柴,蜡烛,锅灶,都是他在不同时期带到洞里的。发现那个洞后不久,他就完成了对那个洞的探险。

在瞧石上被发现后,他跳入了湖中,逃到了这洞内。

其间也有逃走的打算。

但最佳逃跑时机己错过,张信对这个地方,看管越来越严,搜索的越来越厉害,他再次想看到公主的希望己被堵死。

并且他知道自己已被视为危险分子,顿时心态发生了极大变化。

不再眼前阳光灿烂,而是变得阴暗无比。

见不到公主,感觉生活失去了意义,于是决定自杀。

在完成自杀前,他脱下那身几次救了他生命的紫藤衣,想把这还给了然大师。

无奈已出不了洞,最终这一心愿没有完成。

多年过去了,人们都把这事忘记了。于虎的发现,又勾起了公主的回忆,引起了她极度的伤感。

他要求于虎,“以后有时间,你再进入洞内,把他的尸骨请出洞来,给他选一处墓地,安葬了,也算对得起他的亡灵了。”

于虎点头答应。

同时,于虎被人推入湖中事件,也给公主敲响了警钟。

她意识到,于虎危险了。

她不由得从吴健的死产生了许多联想。

她发觉,两个活在不同时代的年轻人,有很多的相似之处。

都受到两个当事女主角的喜欢。

出身又差不多,都是从山外来的。

于虎甚至还不如吴健。

至少,吴健是张信亲自请来的,他们的家庭状况清白。

这点于虎似乎做不到,迄今为止,没人说得清他的具体地址,公主明显感觉到张信对他的极度不信任。

连自己请来的人,都不能原谅,照杀无误,况且于虎这样身份不明的人。

终于一番思索,公主决定向女儿摊牌。

这天,他把女儿叫到自己的小书房。

这时,苏君义在院子里练剑。

其实他知道公主要和女儿谈话,他不便参与,便躲了出来,以给母女留出更多的谈话空间。

“问你一件事,”公主说道。

“问吧,”珍珠很爽快地答道。

“你现在这个年龄了,也该考虑自己的事了。”

珍珠知道母亲说的是婚事,一笑,说:“女儿还小,这事以后再说吧。”

公主摇了摇头,严肃地说:“你已经不小了,母亲象你这个年纪,都怀上你了。”

“我可不想那么早生儿育女,再说,你不是把我许配给弘龙了吗?”

“你对张龙印象如何?”

“还可以吧,小时候天天在一块,没少受到他的照顾。”

“如果把他和于虎放在一起,你感觉他们那个人更适合你?”

“你怎么问起这个话题了呢?”

“我觉得有必要。”

“那要看从哪方面说。如果从办事的认真度,张龙很坚决。记得前几年,我把他当成亲哥哥一样,希望他在身边陪我。可是当听说中原一带有事时,他坚持去了南方。他为人言语不多,办事真诚。”

“那于虎呢?”

“于虎的头脑比较活络,头脑机灵,办事灵活,很会说话。”

“那么,要在他们二人中选一个人长期生活,你选谁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