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祟祯(1 / 2)

加入书签

张信就把人安排在那所房内。

从房间足不出户,就能看到军营大门,是观察北大营的最佳地点。

开始,他们想接触军方人员,但失败了。

士兵根本不理会当地民众,想得到内部消息很难。

张信很着急,但也没办法,只能在那儿等待机会,希望有奇迹出现。

但最终一点办法也没有。

张信坚持不住了,便让吕魁在那儿继续留守,他则回了趟兴隆镇,去看小公主。

在这几天里,小公主得到了很好的照顾。

虽然离开了母亲,来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面对陌生的人群,却不哭不闹,显得很懂事。

这时候,姚彬已经找到了一个孕妇,她便是东街罗氏。

罗氏和丈夫在镇上经营小买卖,生意不是太好,日子过的很是紧张。

看这个家庭太难了,姚彬总是对这个家庭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因此和罗氏的丈夫关系很好。

罗氏在几个月前生下一个女儿,奶水充足。

姚彬便请求这对夫妇,帮忙喂养几天孩子,说事后会给他们很丰厚的报酬。

罗氏很愉快地答应了,主要是他喜欢孩子。

孩子有人喂养了,按时吃按时睡,不哭不闹,一切都归于正常。

张信对这一切很满意。

他把小公主在怀里抱了很久,才恋恋不舍地放下。

这时候,张信收到了一个特别不幸的消息,心情变得分外沉重。

消息只是传闻,并没得到证实,但善于分析的张信认为,这己基本接近事实真相了。

那就是有关崇祯自杀的传闻。

虽然很忙,张信却一直特别留意有关崇祯的消息。

今天,这方面的消息特别多,使他意识到,崇祯可能出事了。

传出来的消息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祟祯自杀了。

下午,这条消息终于得到证实。

那一刻对于张信来说,仿佛天塌了一般。他嚎啕大哭,几乎不能自制。

从星星点点的传闻中,他大致理清了崇祯自杀的原因,脉络。

崇祯用的是一种很传统,很民间的方法,在一棵歪脖子老树上,自缢了的。

死前以发盖面,说是亡国之君,不堪见列祖列宗。

陪他一块而去的还有公公王承恩。

崇祯用这样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然而在死前,他还制造了一场疯狂。

他逼死了皇后和妃子,甚至连自己们女儿也没放过,亲手杀死了他们。

人们说虎毒不食子,他做到了。

这在历史上十分罕见,也证明崇祯这人确实十分刚烈。

其实,崇祯也是迫不得已才这样做的。

他熟读历史,知道历史上,所有被俘之君,没有一个好下场的。

因此被困在宫中之后,他一直在思索自己的人生结局。

是在人屋檐下,像狗一样毫无尊严地活,还是自己结束自己,做一个人生的强者,他在痛苦地思索着。

他是个烈性子人,这点在历史上早有定论。

他嫉恶如仇,眼里容不下一粒沙子。登基做的第一件大事,便是扳倒了权宦魏忠贤。向邪恶宣战,发誓要整肃朝纲,把朝廷从贪糜腐化的风气引领出来,还天下太平。

当时涉世不深,血气方刚,朱由检还是想做一番事业的。

然而他高估了自己的能力。

这时的大明王朝,就像一个人的一生,己从少年走到了老年。各种病魔缠身,无论你再多么努力,也不能阻止其死亡之规律。

而且为了救活他,要用大量的药物为他续命,国库耗之一尽。即使这样,一旦有强大的外在因素,照样一命呜呼。

终结这个百年王朝的克星便是李自成。

在中原一带奋战了多年,李自成终于冲破了官兵多年给他划的红线,由内线转到了外线,兵锋直指京城,完成了战略反攻,直接把战火烧到了北平,并彻底终结了朱元璋开启的明帝国。

也彻底终结了祟祯中兴大明的梦想。

占领了京城后,李自成没有下令部下攻击皇宫,这很出乎人的意料。

这并不是他多么地仁慈,而是由他自己的考量。

这时候的李自成,绝不是以前官兵口中的土匪了,他的政治智慧己上升到一个常人难以理解的高度。

留下崇祯,自然是在下一盘大棋。

李自成突袭北平成功,只能说他在战略上取得了胜利,但在双方军事力量对比上,并不占据多大优势。

京都一战,他并没有消灭多少明军主力,

明军主力都在外围作战。

仅仅相距甚近的山海关,就有明军数万军力,且全是精锐。就连不可一世的多尔衮,也被他们挡在关外,不得动弹,可见他们的实力多么强大。

如果他们回守京师,其战力不容小觑。

而且恐怕过不了多久,在全国各地来京的官道上,会烟尘滚滚。来自全国各地的勤王队伍,会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