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9章 惨淡(1 / 2)

加入书签

秋日的阳光透过会议室的百叶窗,在老旧的会议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霉味与旧文件的混合气息。

苏木坐在主位上,指尖轻轻搭着冰凉的桌沿,这场他到任后的第一次内部会议氛围格外轻松。

半小时后,他便清晰记住了政协所有人的样貌和名字。

并非他记忆力超群,实在是政协的人太少。

静海市政协额定行政编制50人,事业编制10人。可眼下,事业编制人员也只有区区一个,行政编制也只到了35人。

不大的会议室看似满满当当,其实这已经是政协所有的人。

而且多数人鬓角已染上风霜,整个政协的平均年龄早已超过四十五岁,即便苏木这个三十出头的新面孔加入,也没能拉低这沉闷的年龄下限。

等到逐一认识完所有人,苏木没有像常见的新领导那样长篇大论画饼,只是微微抬眼,朝身旁穿着藏青色西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的陈立东点了点头。

随后声音温和却利落的说道:“陈秘书长,政协的同志我都认识了,要是没别的事,让他们先回去工作吧。”

顿了顿,他目光扫过几人,补充道:“徐主任你们几个留一下。”

话音刚落,不等陈立东起身招呼,各部门的人便纷纷起身,椅子在地板上划出细碎的摩擦声。

他们脚步轻快地朝门口走去,像是早习惯了这样的节奏,最后一个出门的年轻科员还顺手轻轻带上了厚重的木门,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

苏木看着留下的陈立东、林瑾月等几人,手指无意识的摩挲着下巴,眉梢微挑,带着几分好奇问道:“陈秘书长,咱们政协的部门,不该这么少吧?”

陈立东脸上露出几分无奈,手指在桌下悄悄攥了攥,语气带着点委屈:“苏主席,咱们这儿本来人就少。”

“好多部门的一把手退休后,程书记一直不同意提拔新人,索性把那些部门都合并到了综合办。”

他抬手指了指身旁一位戴黑框眼镜、略显拘谨的中年男人。

“比如提案室、委员联络室这些,都归到综合办

“像李卫东同志,虽然挂着综合办副主任的头衔,实际分管的是委员联络的工作。”

又指了指另一边穿灰色中山装的男人,补充道:“还有这位王蒙王副主任,分管研究室的事。”

苏木听着,指尖依旧搭在下巴上,不停点头,心里却在犯嘀咕:同样是市里的四套班子之一,静海政协怎么混得这么“精简”?

虽然陈立东没有说,但是政协空缺这么厉害,显然也和程路刚有关。

“对了,苏主席,还有两件事得跟您说。”

陈立东忽然凑近了些,声音压得低了些,带着明显的为难。

“咱们政协就一辆公务车,现在何主席攥着不放。”

“我话里话外跟他提了好几次,他都揣着明白装糊涂,我也不好意思再催。”

“还有住房的事,我也跟他说过,他本就是静海人,市里早有自已的房子。”

“我特意跟他说您马上要到任,可他就是不搬,说自已东西多,非得等他出院了亲自看着搬。”

陈立东叹了口气,眉头拧成个疙瘩。

“可他都在医院住快两个月了,就是不出来,我实在没招了。”

苏木闻言,脸上露出温和的笑,轻轻摆了摆手,语气毫不在意的说道:“车就让何老先用着,房子也让他住着。”

“我年轻力壮,走路上班也没关系。”

“再说房子,我就一个人在静海,何老却是拖家带口的,现在又生病住院,咱们别难为他了。”

陈立东猛的抬头,眼中瞬间露出几分感动,连带着眼角的细纹都舒展了些。

何主席不搬,苏木到任,最受夹磨的其实是他这个中间人。

一头是老领导,不敢用强硬手段,怕落个“忘恩负义”的名声。

一头是新任主席的生活起居,又怕怠慢了影响自已在新领导心里的印象。

幸好,苏木这般大度,根本没计较这些琐事。

一旁的林瑾月却看着陈立东感动的模样,悄悄翻了个白眼。

她忍不住靠在坚硬的椅背上,会议桌下穿着黑丝的左腿搭在了右腿上,在黑丝贴合的保护下,显露出小腿优美的线条。

只不过此时会议桌下风景独好却无人欣赏。

等到林瑾月长舒了口气,伸手把垂下来的头发轻松挽在脑后,又再次看了陈立东一眼,长长的睫毛颤了颤。

看到依旧一副感动表情的陈立东,又轻轻摇了摇头。

显然陈立东只听出了苏木话里的表面意思,却没听见苏木叫的不是“何主席”,而是“何老”。

还特意点了“年轻力壮”“拖家带口”,这些话里的深意,陈立东愣是没听出来。

“苏主席,我这里也有点事要汇报。”

林瑾月忽然抬起头,一手轻轻托着腮,歪着脑袋看向苏木,略微沙哑的声音有些许性感,又带着点漫不经心的调子。

坐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