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兵锋河西七(1 / 3)

加入书签

定了定神后,余琢看着战场上的惨状,仍心有余悸地感慨道:

“没想到这些可萨人如此猖獗,竟敢袭击朝廷新军,实在是胆大包天!”

赵岩顺着他的话说道:

“大人有所不知,西北诸胡自幼在马背上长大,善骑射、好勇斗狠,向来难以对付。

此次他们突袭圣恩军,也是瞅准了咱们行军疲惫、防备松懈的时机,才敢贸然出手。”

他这番话既解释了可萨人袭击的原因,又巧妙地避开了圣恩军战力不足的问题,让余琢更容易接受。

就在这时,圣恩军将领何守嗣提着染血的佩刀快步赶来,他脸上满是疲惫与失落,眼神中还带着几分失魂落魄,走到赵岩面前,声音沙哑地请求:

“赵将军,可萨人太过凶悍,此次圣恩军损失惨重,还请您调拨两千人马,让我前去剿杀这些乱贼,为阵亡的弟兄们报仇!”

说着他还忍不住补充道:

“此次战斗,圣恩军伤亡近两百人。

。”

话语中满是痛心与不甘。

赵岩听后,心里暗自赞叹,圣恩军虽战力不及圭圣军,且遭遇可萨人突袭,却能在死伤近两百人的情况下没有全军崩溃,还坚持到了援军到来,已然出了他的预期。

他拍了拍何守嗣的肩膀,语气温和地安慰道:

“何将军,你先别急。

可萨人此次也有不小损失,且已逃入小洼谷,那里地形复杂,贸然追击恐有埋伏。

当务之急是确保钦差大人的安全,剿杀之事日后再从长计议。”

随后赵岩话锋一转,对余琢与何守嗣说道:

“蓝池城不比中原城镇,城内没有专门的茶棺酒楼,条件简陋,还请大人见谅。

不过百姓们听闻钦差大人到来,都十分高兴,早已穿好新衣,在城门口等着迎接大人。

如今战场危险,咱们还是尽快进城,既能让大人好好歇息,也能确保所有人的安全。”

余琢本就想尽快离开这血腥的战场,闻言立刻点头同意:

“好!

好!

咱们尽快进城!”

何守嗣也没有异议,连忙下令收拢队伍,准备出。

钦差队伍缓缓驶入蓝池城时,城门口原本喧闹的人群瞬间安静下来,百姓们纷纷停下脚步,目光落在这支风尘仆仆的队伍上,眼神中满是好奇与敬畏。

队伍的最前方,是举着日月旗的圣恩军残兵,他们大多衣衫染血、面带疲惫,盔甲上还残留着战斗的痕迹,与往日新军的规整模样截然不同。

队伍中间,百余匹战马横放着军士的尸体,覆盖着简陋的白布,随着马匹的步伐轻轻晃动,无声地诉说着战场的惨烈。

队伍的最后方,是衣甲鲜明、队列整齐的圭圣军,他们身姿挺拔、气势昂扬,与前面的圣恩军形成了鲜明对比,瞬间成为全场的焦点。

早已在城门内等候的谭威,看到这一幕先是一惊,他原本安排杨威只是假扮可萨人骚扰钦差,制造局势紧张的假象。

可眼前的景象分明是经历过血战的模样。

他心里瞬间闪过一个念头:难道杨威办事失误,真的与圣恩军生了大规模冲突。

但很快他便冷静下来,仔细观察队伍的细节,圣恩军尸体上的伤口、残留的武器碎片,都与可萨人常用的兵器特征相符,再联想到之前听闻的可萨残部活动的消息,他立刻判断出,这场血战应该是可萨人所为,并非杨威的失误。

想通这一点后,谭威心里反而暗喜:这样一来,余琢亲身体验了前线的凶险,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惨烈,回朝后向崇祯汇报时,定会如实描述西北局势的严峻,这不仅能让朝廷认可圭圣军在西北的重要性,还能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时间与资源,实在是意外之喜。

经历过这场血战的余琢,此刻早已没了来时的傲气,西北战事远比自己想象的艰苦,连朝廷新军都损失惨重,若是再在谭威面前摆钦差的架子,恐怕只会自取其辱。

因此他全程态度谦和,老实本分地完成自己的差事,丝毫不敢有任何逾越之举。

在谭威的驻府内,圣旨宣读的仪式匆匆举行,余琢展开圣旨,声音略带沙哑地念出朝廷的调令,核心内容是调整西北部分将领的任职。

曲延听到自己被调往风州府时,心里瞬间明白了一切:难怪此前谭威突然下令迁移铁匠营,原来是早就知晓了朝廷的调动安排。

他心里满是不满,觉得谭威明知自己要被调走,却不提前告知,显然是没把自己放在眼里。

仪式结束后,当谭威假意挽留时,曲延只敷衍地推脱了几句,便负气带着自己的靖安军赶回西安,他心里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想趁离开前多带些仆兵与钱财,为自己在风州府的新任职铺路。

与曲延不同,何术接到调令后,没有丝毫抱怨,只是默默地将自己负责的粮道重任交接给圭圣军的张晗。

他仔细叮嘱张晗粮道的关键节点、潜在的风险以及应对措施,确保交接无误后,才带着自己的班州军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