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入宫面圣(2 / 3)

加入书签

过你,但却早有耳闻。

此次郕王谋反一案,全仗你忍辱负重,蛰伏十年,方才引得郕王罪行败露。

虽你未曾现身朝堂,被郕王幽囚,但却是本案当之无愧的第一功臣,功不可没。

说吧,你想要何种赏赐?”

仕林听闻,诚惶诚恐,俯身伏地,额头几乎贴地:“承蒙陛下厚恩,草民不过尽了一名大宋子民应尽之责,岂敢贪天之功据为己有?实别无所求,唯愿陛下圣寿无疆,社稷永固。”

皇帝不禁朗声大笑:“哈哈哈,许仕林,无需拘谨。

你既有学识,又有胆略,难道不曾想为朝廷出力?还是自恃清高、恃才傲物,不愿入仕为官?”

皇帝的语气逐渐加重,隐隐带着几分威严,令人心生敬畏。

仕林赶忙磕头谢罪:“仕林绝无此意。

仕林自幼在宫中伴读,深受圣贤之道熏陶,定当牢记先生教诲,学以致用。

只是仕林尚无功名,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望陛下海涵,容仕林他日考取功名,再入仕为官,一展抱负。”

说罢,仕林再度向着皇帝连磕三个响头。

皇帝满意地捋了捋胡须,点头道:“好!

卿不愧为‘文曲星’下凡。

自古英雄出少年,卿之所言,尽显治世大才。

然今解试已毕,若待三年之后,恐负卿之才华。

朕特允卿,许卿直赴省试,再凭真才实学,参与今科殿试。”

仕林闻言,大喜过望,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陛下隆恩,蒙陛下厚爱,赐此殊遇,草民自当焚膏继晷,勤勉备考,竭尽所能,不负陛下期许。

定在省试、殿试之中,一展所学,以报君恩。”

皇帝缓缓起身,走到仕林身旁,语重心长道:“许仕林,朕知卿有真才实学,但切记不可恃才傲物。

待你考取功名后,当尽心辅佐建王,当仿效齐桓管仲,铸就千古君臣美谈。”

说罢,皇帝微微俯身,轻声在仕林耳边道:“莫要辜负朕之期许。”

“仕林定不负陛下,不负建王,定当肝脑涂地,此志不渝!”

仕林感激涕零,声音中带着一丝哽咽。

他怎么也没想到,皇帝会对自己寄予如此厚望。

建王此刻亦是喜形于色,不仅是因为仕林入仕可助力自己,更因为皇帝之言,进一步稳固了自己的储君之位。

皇帝瞥了一眼建王,随后对着仕林说道:“许仕林,你先回去好好准备,跪安吧。”

仕林再度俯跪地,行三拜之礼后道:“陛下隆恩,草民感激涕零。

此番回去,必日夜苦读,全力以赴。

陛下政务繁忙,还望龙体安康,仕林告退。”

说罢,仕林又行了三叩九拜大礼,这才缓缓起身,倒退着退出紫宸殿。

仕林离去后,皇帝长叹一声,问道:“昚儿,你可欣喜否?”

建王恭敬作揖,满面红光道:“禀父皇,仕林受父皇恩宠,儿臣自然欣喜。”

皇帝却摇了摇头,神色变得严肃起来:“昚儿,为君者当喜怒不形于色,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

唯有如此,方能使群臣敬畏,社稷安稳。

今观你遇小事便喜形于色,情绪外露,日后恐难成大事。

自即日起,你需磨炼心性,处事淡然,以沉稳之态临朝理政,方能不负天下所望。”

建王闻言,赶忙跪在皇帝身旁,态度恭敬:“父皇教诲,儿臣铭记于心。

儿臣素性急躁,常失仪态,今后定勤加修炼,遇事三思,收敛情绪,效仿历代贤君,以沉稳内敛之姿,担起江山社稷之重,不负皇父期许。”

皇帝捋了捋胡须,点了点头,欣慰道:“嗯,孺子可教。

朕盼你言行如一,以社稷苍生为念,处事不惊,方显帝王本色。”

建王恭敬作揖应道。

此刻的建王,在皇帝的教导下,愈期待仕林的到来。

他深知仕林心思缜密、城府颇深,能弥补自己的许多不足。

或许,这正是皇帝如此器重仕林的原因所在。

就在二人交谈之际,身后突然传来一阵轻微的骚动,引起了建王的注意。

建王停下与皇帝的交谈,迅转身,面向身后,厉声斥责:“何人如此大胆!

竟敢窃听军国大事!

出来!”

“父皇……皇兄……”

只见玲儿身着一袭艳丽的红裙,神色娇羞,从殿后缓缓走出。

玲儿嘟着嘴,轻轻扯着衣角,莲步轻移,跪在皇帝面前,声音软糯:“玲儿贪玩,不小心误入大殿,请父皇、皇兄责罚……”

皇帝一见玲儿,脸上的威严瞬间消散,立刻化身慈父,赶忙起身扶起玲儿,佯装生气道:“玲儿,你擅闯前朝,扰乱秩序,不可轻饶。

父皇就罚你……罚你禁足半月!”

玲儿闻言,委屈地低下了头,眼眶泛红,带着哭腔道:“不要不要,玲儿再也不敢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