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杰出青年科学家(1 / 2)
“是,一等功,烈士勋章。你之前整理的他们的事迹全部得到了证实和认同。
他们夫妻在敌后工作多年,战时提供了大批情报和物资,几度扭转了区域战场的不利局面,挽救和保护了数万人的生命,为战争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事迹可以彪炳千古。
你伍伯伯说,这份荣誉,他们夫妻当之无愧。只可惜,迟到了。
若是几年前查清他们的事,能被授予特等功,只可惜现在特等功取消了”
韩晋对着勋章敬了一礼,放下胳膊说:“迟到了,总比没有强。
爸,您有没有想过,若是小鱼当初没从她继父家逃出来,若是小四和立桓当时没遇到她,会怎样?”
“是啊,会怎样……”老爷子叹息一声坐下,“会是另一番完全不同的情形,是小鱼的聪明和勇敢改变了这一切。”
打开文件袋拿出一枚奖章和一张奖状,他接着说:“这个,是给小鱼的,本该让她本人去领,但出于安全考虑,她不能出面,我给代领了,你聂伯父亲自发的。”
“杰出青年科学家?”
“对。
开始时有人反对,说她年纪小,没有公开的论文发表,又还在读书,没有这样的先例,只同意给一个杰出青年的称号。
你聂伯父坚持要给,说小鱼做出的贡献,拿出其中任何一项,放到那些人当中的任何一个人身上,都可以被授予杰出青年科学家奖。
还说,他们若坚持反对,他就把人和项目一起搬到军科院去,由国防科委授奖,不用他们。他们才同意了。”
“呵!”韩晋冷笑半声,“总有人自恃才高,殊不知,他们是因为自己长得矮又不愿意站到高处,所以才看不到远处的风景。
那……小鱼的这封信,是送给这位康教授,还是请聂伯父另外安排?”
“就按小鱼说的来吧,她既然特意找这个人,那肯定有她的道理。”
“行。”韩晋想了想点头,“不过我认为聂伯父的话有道理,毕竟,他们现在的研究内容,保密级别越来越高,而且研究中心本来就归属装备部。您怎么想?”
“就长远发展看,确实有必要,但不能一蹴而就。我和你聂伯父讨论这件事了,他也是这个意思。
小鱼好说,还没毕业,毕业后可以由军科特招。其他人就稍微麻烦一点,他们有从别单位抽调的,也有新近分配过来的,需要和一个个单位沟通。
就像仲舜,他们研究所刚从农科院转到农机院,他是主力干将,若是现在把他带的那个组转到军科,那他们手头有关农机方面的研究工作怎么继续?工作如何分割?生硬分割会不会影响研究进程?
这些都要考虑到,不要被人骂大老粗只懂扛枪不懂学问。
不过你可以侧面提醒一下装备部,让他们可以先把预备工作做起来了,一步一步来,做一个三年计划或五年计划。”
预备工作包含什么,韩晋一听就懂,笑了两声说:“好,我这就去安排。”
“还有一件事——”老爷子说到半截停住。
“什么?爸——”
老爷子琢磨两息开口说:“记不记得小鱼说过科研要两条腿走路?”
韩晋点头,“记得,说科学理论和科技应用相辅相成,要同步发展,还说理论指导应用,是应用的温床;应用验证理论,能把理论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怎么了?”
“前段时间,你聂伯父走访调研了很多科研院所,也得出了这条结论,私下和我说,年后就提出政策方针:科研工作,一手注重基础理论,一手专注应用技术开发。”
“嗯?”韩晋的眼睛睁大。
“嗯。”老爷子颔首。
琢磨了一下,韩晋又笑:“这是好事啊!科学的春天来了!”怨不得老爷子又是要迁厂子还是要建学校。
“是好事。我要说的是另一件事。”
“什么?”
“小四曾跟我说,要相信小鱼的敏锐度和前瞻性,我认为他说得对。以后有其他方面的事,包括形势走向,你也可以问问她。记住,出家门不要和任何人说。”老爷子肃了神情。
韩晋沉思良久,郑重点头:“我明白!”
“好,安排两个人把这封信送去京城吧,叮嘱他们,务必当面交到你聂伯父秘书手里。
你再亲自跑一趟岛上,把勋章和奖章给小鱼送去,带着政治部和装备部的人一起。
记得和小鱼学校打声招呼,他们不必去人,但应该知道。
也别忘通知老班长,他最惦记小鱼父母的事。”
“是!”
韩晋应下,拿起东西准备出门,走出两步又回头说:“爸,您先别忙着工作,下楼陪陪我妈去,老夫老妻了,感情也要温习——”
“熊小子你,教训谁?!”
老爷子抓起一本书就要砸,砸到半截突然意识到眼前人不是小儿子,而是大儿子。
大儿子都四十多岁了——算了,别砸了,忍忍吧。等小儿子回来,再砸小儿子。
挥手把人赶走。
翻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