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把他打个半死(1 / 2)
颜婆婆没出去,而是在床尾坐下,看杨风华用细棉布沾了温水给孩子擦拭眼角。
秦母和韩湘说话,菁莪一边偶尔插几句嘴,一边给杨风华打下手。
颜婆婆便和杨风华说话,说怀孕、说生产、说养孩子,说着说着就说到了他们老家。
菁莪知道颜仲舜老家和逄春老家在同一个省,却没想到,他们两家只隔了两个县。
颜婆婆这下找到了聊天对象,滔滔不绝,说是聊天,不如说是单方输出,主要杨风华自打结婚,还没去过逄春的老家,对那里了解不多。
颜婆婆问杨风华:“谁来给你伺候月子?”
杨风华笑说:“没人来,我爱人弟兄四个,都成家了,婆婆要照看一大家人和一群孩子,脱不开身。
我娘家妈也是,关键都离得挺远,来回不方便。我请保姆。”
转向菁莪几人,她接着说:“就我们租房的那家的大嫂,房子还是立桓帮我们找的,巧了,她爱人是大桥工人,安全方面放心。
她有三个孩子,喂养孩子带孩子都有经验,说话做事也利索。
和她说好了,照顾我月子,再帮我照看孩子,一月二十块钱。”
几人都赞成:只要安全,只要方便,就可以。
颜婆婆却是吃惊不小:“二十块?!伺候个月子,照顾个孩子,一月就给这么多?!二十块白白让别人挣去?”
杨风华笑笑,“要不了多长时间,明年指挥部就能办托儿所了。”
“那也要好几个月呢!你们呀,就是日子好过,不知道年景辛苦。
我们那儿,别说一月二十块的工资,就是十块的也找不着。
二十块,得是多好的工作?伺候月子照看孩子,哪能用得了那么多?
农村妇女头一天生了,第二天把头一包就能下地干活。
孩子锁屋里就行了,下地回来再喂,不行就绑身上——”
“娘,该做饭了。”韩湘打断她。不想让她说下去,一说就收不住。
“哎,这就去。”颜婆婆站起身,走出一步却又回头把话续上:
“你们这大城市人真是不知道日子辛苦,春天那会儿,我们那儿,家家锅里照见盆,盆里照见人。
榆树皮从下到上都让人揭干净了,白不呲咧的吓人。这到了秋天,红薯下来了,才算好了点。
那也是顿顿吃红薯,早晨梆梆梆,中午靠山桩,晚上想换顿,还是红薯汤。
知道梆梆梆是啥不?就是剁红薯!剁成块下锅煮!靠山桩就是靠着锅沿蒸红薯!”
“……”
“哪像你们,坐月子还能吃上鸡蛋吃上罐头,我们那儿连顿小米汤也喝不上。
生孩子的也少,我们家那条街,这大半年没有一家添孩子的,有两个怀上了,怀上了也没带住。”
“我们家安安她大姑,小半年没来身上,以为怀上了,找医生一品脉,闭经了!
说是老多妇女都那样,还有子宫脱落的,都是饿的。女人啊,就这样,有口吃的,都省给男人和孩子了……”
颜婆婆越说越凄惶,扯了衣袖抹眼泪。
场面有些失控。
年景辛苦,日子不好过,大家都知道。同情,更深有同感。
可不管怎么说,都不该当着客人和刚生产的儿媳妇说这个。
菁莪和秦母对视,心里都有些烦,但又没有立场多说话。
杨风华更没想到自己说了两句请保姆的事,竟然能引出这么多,叹口气表示同情,其他也不好多说了。
韩湘脾气直,又是女主人,当然不能不说话,“一月二十块的工作是不好找,可我和仲舜从去年到现在,陆陆续续给大姐寄去了两百多块钱,再加上你大外孙子来送你那回我给他的,够三百块了。
安安大伯和大伯娘,零零碎碎也给了她两百块吧?
加一起就是五百块,一年,五百块,一个月将近五十块,这可是一个大学毕业生的工资。
您算算我们自己一月才能挣多少钱。
还有粮食呢?娘你别忘了,仲舜和安安大伯还都给了她粮食。
这年月,谁家粮食都不宽裕,连我爸都吃碎米和杂粮窝头,给她的那些,都是我们从牙缝里省下来的。”
“知道,知道,知道你们都帮她……没有你们帮她,她早就饿死了。”
颜婆婆接着扯衣袖抹眼泪,“孩子多,她能咋办?五个孩子,一个比着一个能吃,一个比着一个喊饿。你大姐夫有时候还想喝两口,拿粮食出去换酒——”
“喝两口?拿粮食换酒?饿得轻!饿死他活该!”韩湘上了火,
“大姐就让他换吗?我们给钱给粮,是让大姐吃的!
大姐是颜家的姑娘,和仲舜和大伯哥是一母同胞,他算什么东西?!”
“五个孩子……”
“五个孩子是他们家的孩子!姓的是他们家的姓!当爹的不养,让姥姥舅舅养吗?!
娘,你看我坐月子有鸡蛋有小米,那你知不知道,这都是我爸我妈我哥哥我嫂子我弟弟弟妹我
↑返回顶部↑